社会、企业与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目录
摘要……………………………………………………………………………2
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3
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4
完善我国会计改革的具体建议………………………………………………5
参考文献………………………………………………………………………7
【摘要】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信息的披露未能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片面强调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职工的利益体现不够。应把反映职工利益的会计信息与资本利益的信息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解构企业》的影片中,企业是法人,享有人的权利,却不会死,也不会有道德意识。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利润,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宣称自己是环保的、公益的、人性化的。但是其实它们真正拥有的东西只有一样:一个“底线”,也就是每个季度要创造多少利润,这就是全部。因为利润动机,所以没有“足够”这个概念,也因为如此,它们依据法律,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置于一切利益之上,也就是说将它们的“底线”凌驾于一切之上,跟它们提供的是否是公共商品根本没有关系。企业只忠诚于一小部分大股东,它唯一的业务就是:令自己不断壮大和赢利,它试图将利润提高到可以令其他人为它的社会影响付出代价的程度。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暴露出工业化的弊端,环境污染事故和职工伤亡事故频繁发生,企业不仅受到社会舆论的抨击,而且还受到企业职工的抵制。面对这些严峻的事实各西方国家及国际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社会责任会计并披露其信息。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UNCTC)所属的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专家工作组于1982年在《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准则草案》中,对社会责任的披露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建议。1997年新经济基金出版了西蒙等三人编著的《构建公司受托责任》一书,以企业实施社会报告程序的案例形式介绍了社会和道德会计、审计与报告的理论与实务,初步建立了一个社会和道德报告的五步骤模型。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经济优先权委员会(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CEP)作为一家长期研究社会责任及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于2001年12月12日发表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8000)标准第一个修订版,即SA8000:2001。这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通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
会计制度的完善和信息的披露主要依靠企业的主动性和自愿性,企业如果继续无道德意识的追求利润,那么面临的将是员工甚至于自然的报复。因此,从规范化的角度来说,加强以人为本,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和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披露是趋势使然。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保证人民群众有权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行驶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与决策,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企业社会责
企业会计制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