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大改造》.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5课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阅读本课并完成疑问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主要形式和政策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材料:(1)土改后,农村出现了部分新情况: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人有重病,或无力耕种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2)据调查1954年浙江省龙游村,90户农民经济条件下降的有29户,34户中农下降的有11户,6户富农上升的有5户,全村真正困难的有32户……
(3)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对个体农业改造的原因有哪些? 思路提示:从材料中找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原因: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成就: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目的和形式: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和形式就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2、原则是“自愿互助”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4、方法是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尊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一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了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占绝对优势的个体经济。党的政府采取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针,即继续保留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合作生产的方式,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步进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意义
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大改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36 MB
  • 时间201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