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交通组织方案 3
3
4
5
四、节点工期倒排计划 8
五、工期保证措施 9
9
10
六、应急预案 11
环茅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针对环茅南路道路改造工程前期施工过程中,交通疏导难、群工复杂、工期严重滞后等难点。经茅台镇政府、业主、监理及相关单位统一协商,对本工程前期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特编制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⑴本工程合同及招标文件。
⑵仁怀市环茅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⑷《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2009)。
⑸《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设置规范》(GA/T900-2010)。
⑸《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⑹《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起点接茅台酒厂厂区道路,终点接河滨路、银滩路成Y字交叉。(K0+140~K3+),规划横断面宽10米。其标准横断面:(人行道)+(车行道)+(车行道)+(人行道)。
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从上至下依次总厚度为68cm=5cm(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 +7cm(AC-20沥青混凝土)+36cm(水
泥稳定碎石)+20cm(级配碎石)。
人行道结构总厚为26cm=4cm(人行道青石板)+2cm(1:3水泥砂浆)+10cm(C10素混凝土)+10cm填隙碎石。
三、交通组织方案
现状的环茅路为6~10m宽、通行多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两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向北与茅台酒厂厂区道路相交,终点接河滨路、银滩路,且道路附近有茅台二中、茅台镇镇政府、茅台酒厂等行政单位,交通流量大,是茅台镇重要的交通通道。本工程为道路改造工程,在道路改造施工期间,因环茅路两侧的边线处分布有大量电线杆和照明电杆,且紧邻商铺,无法将现有道路两侧改建为临时道路,所以工程施工无可避免需要占用现有道路上的机动车道,但在整个施工期间必须保持现有道路的大部分通行能力。
为确保道路的施工安全、维持道路交通的基本通行,防止因施工而引发交通事故,并保证在不影响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进程的前提下,能实现既定的工期目标。在建设单位的组织下,我们会同监理单位对道路现状进行了实地踏勘,对施工难度进行了评估,对环茅路交通流量进行初步测算。从而在遵照设计要求的施工程序,并能够克服上述难点问题的前提下,我们参照国家和茅台镇相关规定要求编制了本方案,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环茅路改造工程分两阶段封闭进行交替施工。
为加快本工程的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环茅路改造施工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将环茅路以茅台镇政府为分界点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里程为K0+140~K2+200处,下段里程为K2+200~K3+。施工的主要程序为:下段交通封闭→下段地下管线施工→下段级配碎石施工→下段水稳层施工→下段解除交通封闭→环茅路上段封闭施工。
环茅路
封闭路口
封闭路口一:环茅路与河滨路、银滩路Y型交叉口处
封闭路口二:茅台镇镇政府路口与环茅路交叉口处
封闭路口
本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施工封闭。
在环茅路下段封闭的情况下,要将剩余道路合理渠化,指导来回车辆行驶,保障车辆及行人通行安全。
在茅台镇镇政府处合理地留出入口,做好安全围闭。在施工范围的路口处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和绕道出行示意图,夜间设置足够的照明和红色警示灯引导车辆渠化分流,交通标志所用材料采用交通设施标志指定用材。
在茅台镇镇政府路口(K2+200)处,预留足够宽的掉头车道,方便过往车辆会车及掉头。在环茅路下段封闭施工期间,在上段设置多个足够宽度的会车道,并安排专用机械保证上段道路平整及通行安全。
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现场的安全管理,并及时维护交通安全设施。
4、项目部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加派2~3名临时交通疏解员,分班全天候指挥交通。疏解员上班时按要求穿反光背心,佩带袖章,装备指挥旗,按交通指示牌和交警部门批准的交通疏解方案指挥车辆行驶。
5、在施工前,将整个工程的方案报交管部门批准。在施工过程中,向交管部门提供各阶段详尽的交通维持方案,并且与交管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维持工作。建立与交管部门联系的直通道,及时反馈现场交通情况,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学校放学期间请交警到现场帮助指挥,当严重塞车或突发事件塞车时,及时请交警到场指挥并按应急方案进行分流。
6、随时掌
贵州省仁怀市环茅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