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QQ账号登录
|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我要上传
首页
浏览
幼儿/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研究生考试
外语学习
资格/认证考试
论文
IT计算机
经济/贸易/财会
管理/人力资源
建筑/环境
汽车/机械/制造
研究报告
办公文档
生活休闲
金融/股票/期货
法律/法学
通信/电子
医学/心理学
行业资料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我的淘豆
我要上传
帮助中心
复制
下载此文档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用种子繁殖教案.pdf
文档分类:
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分享到:
1
/
6
下载此文档
搜索
下载此文档
关闭预览
下载提示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同意并开始全文预览
(约 1-6 秒)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 载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享到:
1
/
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用种子繁殖教案.pdf
该【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用种子繁殖教案】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用种子繁殖教案】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1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繁殖
12 用种子繁殖
本课以植物的种子繁殖为中心,采用主从式的逻辑结构,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主”,即种子的萌发,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解剖种子,观察种子
的内部构造,并结合教材介绍,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提出有关种子萌发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解决一些播种技术问题的同
时,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
第二部分为“从”,即种子的传播,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组织学生观察图片,
分析并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活动二,指导学生观察一些种子,并猜测它们的特点
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关系。
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
系。
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
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重点: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
难点: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材料: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发育成植株的快镜头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蚕豆或玉米的种子、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放大镜、镊子、葵
花子、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
一、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植物,它们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的内部有什么 ?为什
么能生长岀新的植物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种子繁殖,板书课题。
二、新授
活动一: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出示用水浸泡过的蚕豆或玉米种子,提出要求:
用镊子轻轻剥开经水浸泡过的蚕豆或玉米种子,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内部构造。
学生解剖种子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教师提醒学生动作要轻,要慢。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种子的内部构造。
出示:
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新生命,只要落在适合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
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出示种子内部构造图,教师讲解:一粒完整的种子,它的内部分为子叶、胚芽和胚根三
个部分。
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种子内部子叶、胚芽和胚根的位置及样子。
种子的内部构造左边一幅图是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右边一幅图是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右边的图是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种皮:保护种子。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叶。
子叶: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
活动二:探究种子的萌发
实验一:把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吗?
提出假设:根都会向下长。
实验材料:透明的瓶子、蚕豆种子、水、纱布等等。
实验方法:
①选几颗蚕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②向瓶内倒水,使水位达到 1 厘米。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
③将种子摆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有正放的,有倒放的,有横放的。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
方。
④几天以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学生观察瓶子中蚕豆种子的发芽情况,并且完成活动手册上的题目。
全班交流,得出实验结论: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瓶子中的蚕豆不管是横着放,还是竖着
放,他们的根都是向下生长,芽都是向上生长。
实验二:葵花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
学生针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葵花子埋在 10 厘米深的土里可以出苗。
实验材料:葵花子、水、盆子、泥土等等。
实验方法:
①选择 10 多粒差不多大小的葵花子,放在水中浸泡半天。
②2 粒葵花子为一组,尖头朝下分别插入不同深度的湿润松软的土里。
③把坑填平,做好深度标记。
④10 天后,观察哪些深度的种子发芽了,哪些没有发芽。
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种植记录,并且说一说得出的实验结论。
小结:一般来讲,葵花子出苗土深是由葵花子的长度、土壤硬度等因素决定的,通常情
况下,土深超过 4 厘米,葵花子就很难出苗。
活动三: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出示课本 38 页的 5 幅图,了解凤仙花、蒲公英、椰子、野樱桃、鬼针草等 5 种植物传
播种子的方式。
. .
结论:
凤仙花是借助果皮的弹力传播种子的;
蒲公英是借助风传播种子的;
椰子是借助水传播种子的;
野樱桃是借助动物传播种子的,因为野樱桃的种子果皮肥厚多汁,小鸟比较喜爱吃,小
鸟吃进野樱桃的果实,会排出种子。
鬼针草是借助动物传播种子的,因为鬼针草种子的外面长着尖刺,可以挂在动物的身上,
利用这一点,鬼针草才得以传播种子。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小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 4 种,分别是借助果皮弹力、利用风、利用水、利用
动物。
活动四:观察种子,猜测他们的特点与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
、苍耳两种植物的种子,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这两种植物种子的特点。
悬铃木种子外面长有冠毛,容易被风吹走。
苍耳种子外面长有带钩的尖刺,容易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到达远处。
引导:我们刚刚了解了悬铃木和苍耳两种植物种子的特点,悬铃木和苍耳这两种植物的
种子有这样的特点,那么,这两种植物会怎样传播自己的种子呢?
学生预测:
悬铃木依靠风力传播种子。
苍耳依靠动物传播种子。
小结:种子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的特点都有一定的关系。
举例:
苹果、葡萄的果实味道甜美,一些动物非常喜爱吃。这一类植物借助动物传播种子。
油菜、大豆的种子成熟后,就会炸开。这一类植物就依靠自身弹力实现种子的传播。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植物种子的内部构造,探究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且还了解了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认识到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用种子繁殖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猜你喜欢
英语的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摘要格式
23页
专卖店装修合同范例3篇
61页
自考毕业自我鉴定(精选6)
21页
4S店装修合同及预算清单3篇
53页
综合主管经营分析报告
3页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4页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考试试题(五)
22页
矿山地质安全监测-洞察研究
37页
2025年测量题库
9页
2025年长江师范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
60页
浅析我国实施环境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页
2025年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
61页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62页
2025年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
62页
河南巩义方言的声调实验研究——以单字调为例..
6页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页数
:
6
收藏数
:
0
收藏
顶次数
:
0
顶
上传人
:
鼠标
文件大小
:
391 KB
时间
:
2023-06-05
相关标签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科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中考
高考
中学作文
职业教育
试题
教学研究
竞赛题
高考英语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体育理论与教学
中学实验
音乐美术
最近更新
2022-2023年高级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历年..
法律文书(司法笔录)
油脂和碳水化合物
2025年端午节祝福短信(15篇)-大文斗范文网
医学资料 糖尿病临床表现资料 学习课件
医学资料 膀胱结石护理查房 (2) 学习课件
比例的基本性质(新人教版)
模块4授导型教学的设计
2025年ATmega16单片机实现串口收发数据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理
2025年高中物理--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第二节-..
2025年高一历史备课组总结
2025年题目答案
2025年错车和超车问题总结
2025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讲义
材料的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2025年蚕豆提取蛋白粉科技查新报告
2025年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5年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必读名著《西游记..
2025项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本
车辆模型教案完整
生物医药研发项目跟投方案
2025年共享茶室方案可行性分析模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可打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53天天练》答案
福建永泰名山室摩崖造像探析
传染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表模板
仙传玄机口诀(不知道能不能成仙)+-..
有效教学难点突破与教学对策
在线
客服
微信
客服
意见
反馈
手机
查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