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十分钟片段教学 自然之道.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十分钟片段教学 自然之道】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十分钟片段教学 自然之道】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教材是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组织编写教学内
容的。的确,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人们,过
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鱼儿在水中
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只有明白了自然之道,向大自然
学习,才可以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这是我们人类在 21 世纪里的一个主题。而小
学生好奇心强烈,对大自然怀有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紧扣新课程“亲近自然,
珍爱自然,热爱自然”的价值理念,我们师生共同策划了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
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
到有益的启示。
2、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综合等思维品质。
3、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强化学生听说读写、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
方法。
2、通过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 .
3、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
4、学生通过成果展示,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激发探究大自
然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大自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
护大自然的情感。
2、激发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兴趣,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3、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利用自然服务人类的意识。
4、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为生活,提高学习语文的
兴趣。
2 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
1、四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
2、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关注的热情,对于大自然这一研究
主题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3、性格活泼开朗,乐于表现自己,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4、对上网收集资料,社会调查,讨论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挑战跃跃欲
试。
5、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年龄阶段。
起始技能:
1、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具备了初步的小组合作经验和能力。 : .
2、掌握了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上网查阅资料。
3、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观察、想象、综合
等相关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大自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1)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2)围绕大自然进行专题阅读,了解大自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3)发展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培养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1)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积累和丰富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2)积极主动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
(3)在研究中敢于发表意见,有所发现或发明,播下勇于创新的幼芽。
教学过程
第三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 《大自然的启示》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 课时
学生活动: : .

、网络等资料查找有大自然启示和仿生学的资料。
3 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小组交流课堂讨论 。
教师活动:
激发兴趣,以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产生研究的欲望。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2 课时
(一)提出和选择课题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及自己的兴趣提出相关的子课题。如:
(1) 从灾害启示出要保护环境。
(2)从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得到启示,进行仿生学小发明设计。
(3)从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生命循环),明白了自然之道。
教师活动:
,定出主课题。
。确定自己研究的子课题。
成立课题组
学生活动: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建立学习小组。
2.讨论小组内的分工,确定各人的任务与目标。
教师活动: : .
1. 选出可能性的课题,指导学生合理分组。
,明确细则。选出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落实。
(三)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学生活动:
1.小组按实际情况,初步填写小组活动方案表格。
2.各组员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方面的图文资
料。分头准备相关的资料。
3.交流、研讨,在小组中合作、沟通,解决困难,正式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教师活动:
1.设计小组活动方案表格,指导学生填写。
2.提供相关资源、条件和环境。
3.适当指导、点拔、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和困难。
4.及时反馈,进行活动准备阶段的小结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2 课时
学生活动:
1、准备
(1)使用网络等媒体继续收集相关资料。
(2)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开展观察发现活动,小组内交流、研讨。
2、进行
(1)填写评价量表。 : .
(2)后续活动反思交流回顾主题活动过程,学会客观地开展多元评价。认
识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展示成果,分享收获。
各小组以调查报告、读书会、图片展、手抄报、习作等形式呈现实践全过程,
在班内交流展示、宣传成果,分享活动收获。
教师活动:
。如:提供关于受到动植物特性启示的建筑物或
发明创造的相关资料。
2.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3.重视过程指导: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
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
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发放评价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评和互评。
5.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ppt 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
、分享活动收获。
9 自然之道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9 自然之道
1 第三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 1【活动】 《大自然的启示》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各阶段设计 : .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 课时
学生活动:

、网络等资料查找有大自然启示和仿生学的资料。
3 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小组交流课堂讨论 。
教师活动:
激发兴趣,以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产生研究的欲望。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2 课时
(一)提出和选择课题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如:
(1) 从灾害启示出要保护环境。
(2)从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得到启示,进行仿生学小发明设计。
(3)从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生命循环),明白了自然之道。
……
教师活动:
,定出主课题。
。确定自己研究的子课题。
成立课题组 : .
学生活动: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建立学习小组。
2.讨论小组内的分工,确定各人的任务与目标。
教师活动:
1. 选出可能性的课题,指导学生合理分组。
,明确细则。选出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落实。
(三)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学生活动:
1.小组按实际情况,初步填写小组活动方案表格。
2.各组员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方面的图文资
料。分头准备相关的资料。
3.交流、研讨,在小组中合作、沟通,解决困难,正式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教师活动:
1.设计小组活动方案表格,指导学生填写。
2.提供相关资源、条件和环境。
3.适当指导、点拔、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和困难。
4.及时反馈,进行活动准备阶段的小结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2 课时
学生活动:
1、准备 : .
(1)使用网络等媒体继续收集相关资料。
(2)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开展观察发现活动,小组内交流、研讨。
2、进行
(1)填写评价量表。
(2)后续活动反思交流回顾主题活动过程,学会客观地开展多元评价。认
识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展示成果,分享收获。
各小组以调查报告、读书会、图片展、手抄报、习作等形式呈现实践全过程,
在班内交流展示、宣传成果,分享活动收获。
教师活动:
。如:提供关于受到动植物特性启示的建筑物或
发明创造的相关资料。
2.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3.重视过程指导: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
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
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发放评价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评和互评。
5.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ppt 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
、分享活动收获。
Tags:自然,之道,课稿,一等奖
: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2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自然之道》板书题目,你是怎么理解自然之道
的“道”的?
预设:
学生能回答的:
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中存在的道理。
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中存在的规律。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自己的规律的。
师:你们理解的很好,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确都有他自己的规律。这篇__
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自然之道呢?
同学们都进行了课前的预习,通过预习,你都读懂什么了?还有哪些不懂的?
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然后小组长带领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二、小组交流
: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要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
大海的。他们救了一只侦察龟,使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
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丧了性命。他们感觉到很后悔、很自责。(如
果有不足、遗漏、多余要纠正和补充。)
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是有规律的,不能随意破坏大自然的规律。
。我们是从第三段读出来的。海龟是
侦查龟。探、欲出又止。踌躇:犹豫,文中指幼龟探头出穴欲出又止侦察外面是
否安全的样子。 : .
。因为巢中的海龟得到错误
信息,所以才会争先恐后的结伴而出。
师:同学们能够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体会,让我们对海龟生活的自然之
道有了更多的了解。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课文的一种好方法。
4.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第五段)
(板书:愚不可及)“愚不可及”是没有比这再愚蠢的了。愚是二声,愚蠢的
不能再愚蠢了。你们从哪知道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呢?
“鱼贯而出”“争先恐后”幼龟的想法。
“成百上千”“饱餐一顿”
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教师引导:先前嘲鸫没吃到海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颓丧”情绪低落,很
失意的样子。
师:因为救了第一只侦察龟,使那么多原本可以幸免的海龟都成了食肉鸟的
腹中之食,这种好心办的是一件彻彻底底的坏事,真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啊!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愚不可及的蠢事呢?

十分钟片段教学 自然之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鼠标
  • 文件大小1.42 MB
  • 时间2023-06-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