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幸福的教育与教育的幸福】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幸福的教育与教育的幸福】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幸福的教育与教育的幸福
----谈谈苏霍姆林斯基的幸福教育观
【摘要】前苏联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
想的教育“培养真正的人……,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
价值”。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这源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追求幸福
是人穷其一生跌跌撞撞的终极目的。幸福既是一种素养亦是一种能
力,它与教育有关。当然,并不是什么教育都可以培养出幸福的人,
只有幸福的教育才可以培养出幸福的人,让人感受到教育的幸福。今
天,我们要向遥远的苏霍姆林斯基学习的正是我们目下最需要的幸福
教育观。在 21 世纪向 20 世纪教育大家学习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言
【实例与问题】
学校希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给每位教师派发了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许多教师拿到书本之后有人耳语,有人叹气,
有人拿书拍着桌子大声说“这本老得不能再老的红色教育跟现在的教
育有什么关系!那种老掉大牙的东西有什么用啊!”
教师的如此反应,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到底该向苏
霍姆林斯基学习些什么?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们会发现,不
仅从技术层面还是从思想层面,他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仅没有落后,相
反具有很高的前瞻性。读他的著作,我们会发现他真的在用他的爱浇
灌每一个人的心灵,让这个心灵接触幸福的花朵,并且他还拉阔这种
爱,传递幸福的火种,留下经典著作。我们不禁可以感叹,这种经典
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不是因为它的深奥,而是因为它的深刻!
一、我们的校园怎么了
在今天的校园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孩子们高高兴兴
地来上学,却神情凝重地放学;孩子们想要求知,但不愿意学习;孩
子们喜欢读书,但不愿意上语文课;孩子们喜欢科技,但不愿意学习
数理化;孩子们喜欢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我们的校园到底怎
么了?
今天的学校,一切的设计都是从大人的视角给孩子们设计的,所
以当我们的教学模式越趋于成熟,我们的教育就越趋于僵化;我们的
教育越是宣扬培养个性,它的功利性色彩就越浓。因为我们的教育目
标和教育手段完全颠倒了。孩子们来到学校是想寻求快乐的,但是现
在他们没有找到,所以他们不高兴,感到不幸福了。
二、幸福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幸福教育观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讲:“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
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
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
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的幸福教育观贯穿始终,
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学习
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原因”,“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等。归
纳起来,只有让学生感到快乐的学习对于学生才有意义,否则一切教
育活动只会扼杀孩子们天性的追求。
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理想中的好地方,成为孩子们梦中的“巴学
园”,老远见到学校就会欢呼雀跃,这才是我们理想中的好学校。我
们可以从苏霍姆林斯基那里找到幸福的原点。
人们愿意获得幸福,但是幸福“并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
掉下来”。幸福需要人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正是
一位幸福的创造者。在孩子进入学校读书之初,他就做了个很了不起
的,现在的校长绝对不敢做的决定:每天只用 40 分钟学习课本的知
识,其余时间用来做课外活动。在《学习—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中
他说“极其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孩子入学前的生活于其中的大自然、
游戏、美、音乐、幻想和创作的令人神往的世界关在教室门外。在学
校生活的头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成为唯一的活动形式。只有
当教师康康地给予他们大量入学前的那种欢乐时,他们才会爱上学
校。”
三、教育的幸福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苏霍姆林斯基与孩子们的照片的时候,我们会
发现孩子们总喜欢围着他,甚至是把手直接搭在这为“老朋友”的肩
膀上,笑眯眯地听他说的每一句话。作为一位教育者,苏霍姆林斯基
斯基充分地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
想想现在一线的教师们,有谁感到作为一位老师的幸福呢 ?如果
我们每个老师在教育的面前是感到疲惫不堪的,那么我们在教育的道
路上又能走多远呢?所以,我们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关心自己的同事
那样,关心教师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不关注那些关注孩子的人,谁
又会关注孩子们呢?教师自己都感受不到幸福,又怎会想法设法让孩
子感受到幸福呢?
四、结语
教育是现实的,但也应该与浪漫相伴。现如今的教育虽然不可能
总是幸福的,但是追求幸福应当是我们教育需要秉承的。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 .今天,我们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什么 [J].教师博
览,2008(1):4-5.
【2】
[J].比较教育研究,2007(4):1-4.
【3】 [J].当代教育论坛,
2007(2):30-31.
幸福的教育与教育的幸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