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张良故里】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张良故里】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近日,记者从平顶山市郏县李口乡了解到:在刚刚公布的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
镇(村)名单中,张良故里——郏县李口乡张店村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榜上
有名。这也是平顶山市乃至全省继郏县堂街镇临沣寨之后第二个国家级历史文化
名村。
郏县李口乡张店村系“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故里,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至今村里仍留存着明清时代的古建筑 300 多间,部分还保
存得相当完整。当地农民崇尚文化,每年自办农民书法大赛和张良故里书画展。
我国著名的文物专家罗哲文曾为张店村题词:“西汉留侯张良故里”。
据了解,在第四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中,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
等 58 个镇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北省涉县偏城镇偏城村等 36 个村当选中国
历史文化名村。其中,我省开封县朱仙镇、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驻马店确山县
竹沟镇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郏县李口乡张店村系我省此次唯一当选的中国历
史文化名村。
龍鳳寶地出賢人
張店村山拱水護,据當地人說是塊龍鳳寶地。正是在這片山環水繞的土地
上誕生了一位歷史名人張良。
《郟縣名胜古跡》一書記述,張良,字子房,戰國韓悼襄王十八年(公元
前 255 年)四月初十生在韓國城父邑(治所在今寶丰縣李庄鄉)東 公里張店。
据《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在韓國城父。秦滅韓置潁川郡,漢繼秦改
城父為父城關,置縣。張良為潁川郡父城縣人。
《后漢書》載:朱寵初任潁川太守,以正月歲首宴群吏,問功曹鄭凱曰:“聞
貴郡山川多產奇士,前賢往哲,可得聞乎?”凱對曰:“留侯張良,奇謀輔世,
玄算入微,濟生民之命,恢帝王之略,功成而不居,爵厚而不受,出生于父城。”
据考證,漢代的父城縣轄現今的寶丰縣東部、郟縣東南部,紫云山以西、
汝水以南、沙河以北的廣大地區。當時的縣治在今寶丰縣李庄鄉古城。
唐《括地志》載:張良,汝州郟縣三十里人。1980 年版《辭海》載:張良,
今河南郟縣東人。
听我介紹张良故里:
我们村北 5 里大張庄過去建有留侯廟,供奉著張良。這座廟規模很大,气勢
恢宏,香火旺盛。清同治《郟縣志》載:“漢留侯廟,在小丰保。張子房,韓人,
而郟縣東南近邑也。其擊秦滅楚,為韓報仇,有忠孝大節,為之立廟正矣!”歷
代文人墨客如王安石、蘇東坡等都在此留下了不少詩文佳作。
有關資料記載,我们村中過去有子房祠,也叫留侯神祠,前有牌樓山門,
四柱三樓,正中匾額書“留侯祠”。山門向東西各有一亭,東亭為授書亭,取張
良下邳接受黃石公贈《太公兵法》之典而建;西亭為赤松亭,寓張良晚年摒卻世
事從亦松子學道之意。主体建筑為 5 間前殿,建于高台之上,翠瓦飛檐,古朴典
雅,殿內供張良塑像。后殿供有相韓五世的張良父祖牌位。
小時候听村里老人說村中的子房祠毀于清末,但初毀后院中和大門兩邊的
5 棵古柏古槐仍在,其中兩棵古柏在院中,每棵都有 20 多米高,三四人合抱粗;
3 棵古槐每棵也有 20 多米高,三四人合抱粗。
我村西邊的芝河有一深潭,傳說是張良的洗馬處,叫濾馬潭;村西有處跑
馬溝,傳說是張良馴馬的地方;村中有侯馬溝,傳說是張良喂馬的地方;張寨山
上有個山峰形似太師椅,傳說是張良閑暇時吹簫的地方,叫品簫石;張寨山上還
有處觀音石,傳說觀音常常來此听張良吹簫,久而久之,石頭上留下了觀音的相
貌........
明清建筑气勢恢宏
目前,張店村仍保存著多處明清時期張良后代的住宅。通過這些建筑,可
以看出明清時期我國北方建筑的建筑風格。
我们村分張北、張南和張西 3 個行政村,加上附近的大張庄村,4 個村共計
4000 多口人,其中張姓占 80%多,這里的張姓都是張良的后代。
据史書記載
張良出身于韓國貴族之家,其祖、父兩代都做過宰相,張良父死 20 年后,
韓為秦所滅,20 多歲的張良因不愿做亡國奴,所以以 300 家丁和全部家產為代
价,尋求刺客,刺殺秦始皇,后得一力土,遇秦始皇東巡經博浪沙,力士在刺秦
始皇時,誤擊中了秦始皇的副車,秦始皇由此下令捉拿張良并誅殺其九族。族人
害怕,分別逃往全國各地。后張良扶漢滅秦,一統天下。
明朝時,張良后代中的一支即現在張店村張家的始祖張保從山西省遷回故
里。張保到張店后,認祖歸宗,生下8 個儿子,即現在張店附近 4 個村張姓的 8
個次祖。長門有一后代,叫張樂舜,明隆慶年間任九門提督,現張店村有九門提
督府第,皆官宅;清朝道光年間,六門后代張崇曾官居四品,任刑部主持,其子
孫中有 7 人都官居七品以上,曾在張店村建有東官宅、西官宅、西酉盛、北義和、
花門樓等住宅。据統計,該村保存比較完好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筑仍有 116 間,
都集中在張店村中。其中清代三層樓一棟 9 間;二層樓 9 棟 27 間;大房屋 8 處
24 間。
主要建筑為明代提督府,現存古建筑 5 處 19 間;清西官宅,四進院,現有古
建筑 44 間;清西酉盛,現存古建筑 10 間;清北義和,現存古建筑 16 間;清東
官宅,現存古建筑 3 間;清花門樓,現存古建筑 2 棟樓 12 間。另外張寨山上還
有漢代建筑魁星樓,2004 年重建。
我们村的明清建筑都是明清時期的官宅,气勢恢宏,結构嚴謹,各种雕刻比
比皆是。据該村村民統計,有木雕近 30 處,1000 多塊,圖案有獅子滾繡球、二
十四孝、松鶴延年、福祿壽禧、喜上眉梢、麒麟送子等;各种磚雕、石雕近百處,
三四百塊。
听我说完这番话是不是有点谨不住了,好来吧,我告诉你地址:
從市區出發一直往北,走大約六七公里,登上山頂公園,往北与其相連的就
是張寨山(也稱馬鞍山)。翻過張寨山往北,山腳下不遠便是郟縣李口鄉張店村。
這個村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滅秦興漢名人張良的故里。
我们的家乡多美啊!!!!
张良故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