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语言情景题的解题技巧
一、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2004年《考试大纲》“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第四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D级。
这一知识点放在第六大题中考查,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一)扩展语句
2000年高考出现的新题型。作为改革性试题,它体现了对实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对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的重视,题目呈开放性,为考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注意激活他们的思维,答案更加灵活而富有一定弹性。
这一题和仿写题被称为“语言情景题”。所谓“情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所谓“语言情景题”是指为语言运用提供特定的情形、景象、条件,借以考查语言能力的题目。它要求答题者在题目创设的情景中,准确、吻合、规范、富有创意地回答问题。创设情景不同,提供的语句语体色彩不同,提出的扩展要求不同,解答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属描写性的扩展,一般要求生动、形象、具体;属说明性的扩展,一般要求具体、明确、清楚。从总体上说,要理解情景,把握题意,找准思路,紧扣要求。
“扩展语句”的三种基本类型:
1、句子扩充类型
(1)单句的扩展。也叫句内扩展,就是扩展附加语,主要是扩展定语和状语,也可以扩展补语。
如:我散步回来。可扩展为:傍晚,收获满心喜悦的我,披着满天火红的晚霞,从海边散步归来。
可见,添加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态等定语、状语、补语之类的附加成分,加以修饰、补充,就可以使单薄的句子丰满起来。当然,改后的句子应尽可能保持原来的单句的结构。
河水流着。
扩展为:清清的河水静静地流着。
欢乐的河水哗哗地流着。
浑黄的河水急速地流着。
由此可见,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增加不同的定语和状语。
(2)复句的扩展。主要是扩展分句,补充新的内容,组成排比句、对偶句,与句子的仿写差不多。如: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我们可以把它扩展,组成一个排比句,使表达的内容更充实,意境更完整: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如果你是雄鹰,就搏击万里长空;如果你是蜜蜂,就酿造一分甜蜜。让我们共同创造辉煌。
另外,复句的扩展,还可以对每个分句使用(1)中的单句扩展的方法。如:走在路灯下,人群中,我被南京路步行街的都市风景吸引了。扩展为:穿过灯的峡谷人的波峰,感觉在流光因溢彩色的长河中慢慢游移,我渐渐被南京路步行街这道熠熠生辉的都市风景吸引了。
2、补充完美类型
这种类型的扩展源于两个基本要点:一是提供的语句和语段并不完整,需要对其加以扩充,使其完整;二是扩充的语句既要符合原句段的情景,又要有灵活的发挥,使扩展的部分和原来的部分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如:
潇洒是一棵挺拔的树。
扩展为:潇洒是一棵挺拔的树,在风里自然地飘摇,没有固定的姿态,却有一种从容,一种得心应手的自信,一种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敢倾斜又伸得直、既不拘一格千变万化又万变不离其和谐的能力,不吃力,不做作,不雕琢,不紧张,不声嘶力竭。我们说,这就是潇洒。
3、想象创造类型
这种类型的扩展,它只是设定一个比较笼统的情景,规定一个写作的重点,在这个要求下,你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加以创造性地扩展。如:
(2000年全国卷)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
答案:情景一(1)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唱起《我的未来不是梦》,歌声洪亮深沉,洋溢着拼搏奋斗的万丈豪情。
情景一(2)“让我们荡起双浆……”,“送战友,踏征程……”,歌声从毕业典礼的会场上飞出,同学们的歌声有的低缓,有的高亢,有的婉转。
情景二(1)考试前夕,一曲轻松活泼的民歌,犹如一股清泉,流淌进我干涸的心田。
情景二(2)考试前夕该放松一下了,我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哼起了信天游的小调:“我抬头,望晴空……”,歌声似长了翅膀,飞向山洼,飘向山脊。
(2001年全国春季卷)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田径场上
情景二:人生某阶段
答案:情景一:学校春运会的田径场上,雪白的起跑线笔直地横在严阵以待的运动员面前,仿佛在说:“跨过去吧,成功就在前面。”
情景二:跨进高中的大门,我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这条起跑线是我人生的新的起点,它给我展示了新的征途。
注意:扩展语句时,要认真分析所给语句的表达方式、语体色彩、态度、语句意蕴等。提供的语句语体色彩不同,扩展要求不同,答题的方法也不一样。描写性的扩展,一般要求生动、形象、具体,扩写这样的语句,要尽量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形象创造特定的情景,多角度地来描写;说明性的扩展,一般要求具体、明确、清楚,要从具体或抓住特征方面着手加以扩展;议论性的扩
专题六 语言景题的解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