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
陈亚军
作用机理
选择性抑制细菌拓扑异构酶IV和DNA旋转酶,干扰细菌细胞的DNA复制而呈现杀菌作用
分类
第一代:萘啶酸
第二代:吡哌酸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
第四代: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萘啶酸
缺点
抗菌谱窄
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
对革兰氏阳性菌几乎无作用
限于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
体内易被代谢,组织浓度低,中枢毒性较大
现已被淘汰
特点
比较稳定,不易被代谢
抗菌谱窄
仅用于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目前应用不多,已逐渐被第三代取代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氟喹诺酮类
6位引入氟原子,7 位引入哌嗪基
诺氟沙星
药理特点
抗菌谱广
在第二代基础上增加了对G+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和结核杆菌的作用
口服吸收好,半衰期长
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应用扩大到人体各部位
不良反应少,主要是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和一般变态反应。
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神经系统:头昏、头痛、失眠、情绪不安。
变态反应:皮肤瘙痒、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喹诺酮类药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