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频道”的构想
融入武汉城市圈是目前需要城市圈广电人着力考虑的问题。融入武汉城市圈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句空话。摆在我们广电人面前有诸多问题。即:如何合作?如何优势互补?如何共赢?……
九个城市,九种特色:武汉――九省通衢;黄石――矿厂丰富;鄂州――经济特区;孝感――董永故里;黄冈――革命老区:成宁――桂花飘香:仙桃――鄂中宝地:潜江――水乡园林;天门――内地侨乡。以武汉为花蕊,八片花瓣,色彩斑斓。在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之前。城市圈广电人心中或许要有一个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联手打造闻名全国的“电视鄂军”。在一个共同目标的感召下,才能将九种清香聚成一缕。在崛起的中部发出异彩。让“电视鄂军”随着武汉城市圈的崛起而名闻全国。
在现代传媒激烈竞争的今天,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有过硬的实力,这种实力是全方位的,不但包括传播内容,还包括经济和品牌实力。而打造一个品牌却是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当前,制约新闻媒介运行模式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是政策规则,
1+8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规划得到国家的审批,给圈内广电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原来单打独斗的九个广电传媒将有可能联合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新型传媒平台。这个传媒平台不但会给现有的9家媒体自身带来巨大的发展,更会促进整个城市圈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很多行业、领域、机构、媒体的发展。都是充分利用了某个特殊时期规则变动的机遇,快速调整。实现了发展。20多年前,一些新闻媒介正是抓住新闻媒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样的政策规则变化,实现战略调整。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能否利用规则变动效应与规则变动机会。成为决定新闻媒介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如何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在全国传媒界尚无先例可寻,这就需要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敢想敢干,趟出一条“血路”来。按照市场化和专业分工、规模经营要求,组建一个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新传媒平台――城市圈频道。实行规模运作,推动圈内广电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地区结构调整,促进跨地区发展和多媒体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最终形成品牌,实现一个声音、一个拳头对外运营。
在武汉城市圈广电品牌――城市圈频道的建设进程中,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目标和时间表,实现“三步走”。笔者设想:第一步,2010年前。明确共同目标,建立市场化机制。设置城市圈频道。第二步,2015年前,策划产品,频道运营,整体联动,打造品牌。第三步,2020年前,调整战略,走出湖北,面向全国,争取频道上星。实现共赢。
首先,明确共同目标,设置城市圈频道。众所周知,目前的中国电视业已经走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人员、设备、技术都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大多数电视台千台一面,节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除去一些类似《新闻联播》式的地方时政类节目不说,大多数节目的内容相似,质量和收视率也并不高,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武汉城市圈电视台协作体的成立。是实现圈内电视传媒跨越的重要一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接下来的任务却十分艰巨复杂。如果说,协作体的成立仅仅只是为了一种形式上的联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它的存在不仅可有可无。而且还会丧失电视媒体在武汉城市
“武汉城市圈频道”的构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