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生产队
对于精通收购,熟悉商业战略的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来说,中粮虽大,但如何让消费者了解中粮知道中粮旗下的众多品牌,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心病。
他曾经在一家超市看到地上放着个破纸箱,上面摆着四五瓶蜂蜜,一个小姑娘拿着勺请人品尝,告诉别人这是中粮产品,出口的,59元一瓶。当时宁高宁很尴尬地说, “中粮走到现在,还靠个小姑娘孤军奋战,说明我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远未形成。”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500强的中粮集团,旗下拥有11个品牌,但是消费者仍然对这些品牌未必了解。
全产业链
2010年1月,《中粮生产队》的诞生正好解决了中粮和宁高宁的尴尬。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和营销手段,让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中粮尝到了甜头。据创作团队透露,“衡量一款网游是否能盈利的指标之一是用户数量是否达到30万。而《中粮生产队》在推出当月就突破了
30万用户数量,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
这次虚拟世界的胜利无疑是中粮集团在宣传和营销上的胜利,让很多媒体好奇的是,《中粮生产队》的魅力在哪里?
在《中粮生产队》的体验中心,有类似“开心网”中种地游戏的一些设计,玩家在《中粮生产队》里可以选择水稻、玉米、葡萄、小麦、可可中的任一作物从种子培育开始,经过种植、仓储、运输等环节,最终生产出大米、玉米油等终端产品。玩家除了自己玩之外,可以邀请同事朋友参加,接受邀请并且能够完成全部游戏环节的人越多,获得的奖品也就越丰厚。中粮集团为此准备了上百万元的奖品,主要是中粮集团的粮油产品。
参与者通过对《中粮生产队》的体验,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每一款产品从最初的田间种植到工厂加工、仓储、运输,乃至最终到餐桌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与此同时,中粮集团的11个品牌也深入人心。这一点,正好解决了宁高宁之前的心病所在。
企业和互联网合作,中粮并非第一家。但借助巧妙设计的网络游戏,中粮集团尝到的甜头不少。中粮集团创新与品牌管理部何丹和她的团队是这款体验中心的发起者,对于《中粮生产队》希望吸引的用户群,何丹用了以下词语来形容:“在互联网上喜欢交流的人”、“热衷网络社交的人”,这些人和中粮这次选择的推广平台
MSN在用户群上有某部分的重合。
从宣传营销策略上来说,这是一次企业和互联网巧妙融合的成功
中粮生产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