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住房公积金之惑.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住房公积金之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前不久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4591人参与)显示:%的被调查者认为住房公积金在缓解中低收入者“购房难”方面“没什么帮助”;而认为“非常有帮助”%。
世界银行在2006年11月14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称,中国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主要是使收入较高的家庭受益。
近一个时期,随着住房公积金在归集、支取、管理、贷款等方面存在问题的逐渐曝光,这项实施了15年、已帮助3000万家庭改善住房条件的制度,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和关注。许多专家和群众开始质疑:这样一项制度,究竟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住房公积金诟病

国家建设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5月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人数已超过一亿人,实际缴存人数
6245万人;公积金缴存总额、缴存余额分别达到10831亿元、6864亿元;公积金提取总额、贷款总额分别为3967亿元、519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125亿元。目前,全国约3000万职工通过提取住房公积金和公积金贷款,改善了居住条件。然而,作为一项福利制度,住房公积金在为部分人群购房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也暴露出发人深省的问题:福利惠及面不够、巨额资金“沉睡”银行、安居钱沦为“唐僧肉”……到底谁应是这项制度的受益人,这项制度应该如何圆百姓安居梦,公积金管理部门到底是事业单位还是“金融机构”?这些问题都在不断地拷问着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世界银行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中国城镇实行的住房公积金可以用来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能承受的住房融资,但是这种制度仍需要进一步改革。世行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城镇目前实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住房公积金作为提供住房贷款的机构还比较薄弱。截至2005年底,中国住房公积金累计金额6260亿元,但只有45%的住房公积金被用来发放住房贷款,而且只有17%的缴费者获得了公积金贷款。二是住房公积金贷款主要使收入较高的家庭受益。由于大部分非正规就业或失业的中低收入者无法参加公积金,很多低收入的成员因为承受能力的制约而无法使用其公积金。三是在公积金风险分散和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政策问题。由于住房公积金大部分的资产是某个特定地区的房地产贷款,因而公积金的贷款组合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散。在监管方面,建设部门缺乏金融机构监管的专业能力。同时,在促进住房开发和安全合理贷款二者之间也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

国内住房公积金基本上属于职工互助性的资金集聚与使用形式,委托给公积金管理中心保管监督。但目前公积金管理机构偏离委托人的身份,以半官半商的身份,利用职工融资之钱低效率运作,甚至为一己私利。如公积金管理中心往往以双重身份出现:一方面成为职工福利的保障者,另一方面却有似准金融机构。尽管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公积金管理中心被定位于“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隶属于地方政府部门。但《条例》同时却规定“资金管理中心只负责公积金的归集、保值和增值,具体金融业务(贷款、结算、开立账户、缴存和归还)委托银行办理”。在保值增值的名义下,公积金管理中心成为类似于房地产融资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公积金贷款几乎所有的程序,包括资信评估、抵押物价值评估都由管理中心负责。在许多地方,住房公积金的汇缴和贷款发放,实际上均由“中心”负责办理,一

住房公积金之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