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富的二次行动
《时代》称盖茨为“创新资本家”,表扬他把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做了结合。盖茨虽不再是全球首富,但他的创新资本主义行动,却为下一个全球首富指出方向。
8月12日晚上,我受邀到香港听比尔?盖茨的演讲。这是他自微软退休后,首次公开的活动。盖茨描绘了他在IT业之外的愿景,并要把他在之前30年积累的财富,全力投入下一个大行动。
“发明”和“创新”这两个词,对应着截然不同的概念,也是让盖茨从年轻程序设计师成为全球首富的关键。发明是从无到有,检验指标是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创新则是从有到变成产品的过程,检验指标是在市场卖了多少量。“全录(Xerox)的帕克(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PARC)实验室做了很多好的研究,但没赚到钱;反而是苹果和微软把他们的研究变成产品,最终赚到钱。”盖茨分析。他并不否定发明的重要性,但强调发明和创新要结合得更紧密,才能把“点子”变成“事实”。这也是微软在过去10年,总计投入
70亿美金在基础研究上的原因;而这笔投入对公司每年超过140亿美金的税后利润有直接贡献。
对这位从创新赚到最多钱的前全球首富而言,什么是驱动创新的动力?答案是“发现大问题”。在他读中学和大学的上世纪70年代,电脑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发明,“但人们对电脑的印象却不好,”也回忆,“觉得贵,会犯错,是政府的东西,使用起来不友善。”这是他人生发现的第一个大问题,接下来就是花了30年时间,把电脑变得便宜、犯错机会大幅减少、从政府普及到民间、使用容易。
什么是盖茨发现的下一个大问题?随着他淡出微软,投入基金会,答案也很清楚:第三世界长期的贫穷现象。政治不稳定、种族和宗教冲突、教育不普及、社会发展落后等,都是可能的原因,但这些都不是盖茨的专长。他解决这个问题的角度,是从如何增加这些地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开始。他发现,平均寿命太短,有些地区甚至只有三十出头,是问题的核心。缺少干净的饮用水和食物,使得饥饿和营养不良长期存在,这不能只靠外界捐赠金钱和食物,必须靠当地改良和发展农业来解决;而环境卫生状况不佳,使得各种疾病和传染病容易流行,则必须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研究下手。平均寿命短引发的问题很直接:由于预期寿命短,导致提早结婚和生育,牺牲的是接受教育的时间;而且由于婴幼儿夭折率高,每一对父母会尽量多生,以保证存活下来的人数多,提供家中所需的劳动力,这使得微薄的收入大多投在喂养嗷嗷待哺却未必能活下来的孩子身上。这种恶性循环恐怕才是造成长期贫穷的主因。
也因此,虽然盖茨来自计算机业,但他不像其他西方世界的精英,认为第三世界的问题来自数字落差和资源不足,而急着想把电脑和网络送到这些地区。他的基金会的方向很清楚:全球健康、全球环境和教育,而当务之急是从农业和传染病下手。为了普及农业知识,基金会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并制成光盘,工作人员下乡时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展示给当地民众看。这
全球首富的二次行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