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3-0271-01
摘要:功利主义是西方社会几千年的传承,至今仍处于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之中,虽然与当代我国的实践是相脱节的,但仍然有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功利主义幸福启示
一、功利主义概述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也被译为乐利主义或是功用主义。我们可以说功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它是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功利主义正式加入哲学系统是在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期,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边沁,曾经在《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功利主义,其中包括苦与乐、效果论和功力等原则。而密尔又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并把它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认为快乐既有量的大小,又有质的不同;道德不仅是用来计算苦乐,还有自我牺牲等。这就是早期功利主义最著名的两个人物。
那么,什么是功利主义呢?功利主义的特征是追求最大的幸福。“功用主义所认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 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通常在生活中,人们都视“功利主义”为贬义词,并将它完全等同于那些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然而在学术上,我们绝不能不加思考的认为功利主义就是所谓的个人主义。然后,有许多人都对功利主义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通常把自己单纯而又片面的理解完全等同于学术上对功利主义的解释。
根据最大幸福原理,功利主义目的在于:让生活尽可能得远离痛苦,在质和量两方面追求生活的快乐。而由哪些亲身经历者所提出的快乐质量的检验标准以及衡量质量与数量关系的准则,通过某些途径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完善。这一终极目标在功利主义理论中被视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同时,它必然也是整个道德的标准,故也可以将其定义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二、功利主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人生观方面有些人的功利思想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由原来的违法犯罪途径转向通过合法的正当手段和付出劳动来获得财富。个人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个人对待生活的热情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但与此相反的,部分人仍然视金钱地位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过分的去看待钱财地位。所以,当下很流行一种现象:一切行动向“钱”看,做某些事情时看有无“前途”可言。对待人生的价值和目标目光短浅,不能看的长远些。以致社会上以金钱地位的眼光和功利主义的眼光来衡量人与事。所以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加快,很多人富裕起来。然而,他们认为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与我国经济是吻合的。所以他们因此而相信,功利主义的伦理观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成分。但是,当我们深刻地分析了功利主义的目的论根源和特点等之后,便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功利主义伦理观与我国实际国情是不吻合的,而且是与我们党所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是相悖的。大家可以想想,难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金钱吗?我们为什么活着呢?那么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因此,那些所谓的现阶段的功利主义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是与当前我国的实践相脱节的。但我们认为功利主义目的论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
功利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