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口龙井茶
每回听济公故事我都想:每个故事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愿望,原来,每个貌似疯癫的人都有他的善良理由,只不过我们不愿聆听或聆听了而不选择相信。
喝明前龙井的地方不应在室内,我认真地相信。应该坐在茶园旁边,应该坐在室外,应该在微寒的天气下,稍微有点瑟缩,把暖暖的茶杯握在手里,让手心感受茶的温度;闻一下,喝一口,那才对得住优雅的茶叶。在杭州飞来峰旁的茶庄喝过明前龙井,我更对这想法深信不疑了。
1 到底是中国人
本来想去的是灵隐寺,可是到了寺前,人太多了,一团团的,从台湾来的,从各省来的,人多口杂,挤得像年宵市场,领队们用扩音器大叫大嚷像赶猴子般,完全跟寺庙的清幽气氛不相衬,那么,算了,不逛了,改到旁边的飞来峰。峰上人少。
上山时搭的是吊车,山不高,才500多?,吊车摇摇晃晃往上缓慢爬升,映衬着午后的微雨景致,令人有瞌睡的欲望。往下望,是不宽不窄的茶田,高低有序,不同深浅的绿,绿与绿之间有女子戴着竹斗笠在弯腰采茶,乍看以为是专供游客拍照的农村样板演出,却又千真万确地存在,是真的,都是真的。采好的茶就在山下茶村摆售,隔空看去已可想象小村子从早到晚空气里飘荡着淡淡的香气。
吊车到达山顶,只看了不到3分钟我们便下山了。山上有一座恶俗的小庙,庙前供奉着大大的恶俗的财神牌位,牌下躺满残旧的钞票像死尸,中国民间的终极信仰仿佛永远跟发财脱不了关系,拜神如是,问卜更如是。为了尽快避开恶俗,我宁可拉着大女孩徒步往下走,她惨问一句,还要走多久?我奸诈地回答,很快很快,大不了10分钟吧。
结果走了45分钟。大女孩?铁青着脸嚷着要回酒店,我说不如到茶村坐坐。找了一间茶寮,坐在窗边,喝口热茶,顺道吃了好几个麦馒头,配着刺激辣口的菜脯干和小青椒,口腔顿时变得极有层次感,味蕾都清醒过来了,肚子也更感饥饿,这可连我也嚷着要回酒店,其实是想在城里觅食。好像是张爱玲在《异乡记》里说的,中国人的旅行总像野餐,一站站地吃过去。嘻,到底是中国人,我不例外。
2 叛逆的青春
坐在飞来峰脚的茶寮颇觉恹恹欲睡,才4点多,午饭己过,晚饭尚早,这时候是最少客人的了,所以特别清幽宁静,完全不像在内地。
很想对大女孩说说飞来峰的传说,但见她吃饱了麦馒头、喝足了明前龙井,加上步行下山,已经累得眼睛半闭,那就不吵她了,让她错过了好故事。
飞来峰在灵隐寺旁,寺初建于4世纪,其实建寺者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广东人惯叫的“阿差”,即印度僧人慧理。他远道而来,甚喜此处山峰奇特,认为是“仙灵所隐”之地,乃长住修行。寺成后,香火渐旺,皇帝常来,文人常来(苏东坡便留下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句子),连神神化化的济公亦曾来此游
喝了一口龙井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