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主要内容: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情的判断
治疗
预后
SLE与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种
自身
抗体
存在
多系
统损
害
病因
遗传
环境因素
雌激素
TcRβ链
超抗原
MHC Ⅱ类分子
TcRα链
已知的超抗原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毒素及支原体产物。
超抗原结合到TcRβ V,被一组或几组TcR识别。
超抗原结合到MHC Ⅱ类分子上,无须抗原加工和MHC Ⅱ类分子限制
T
B
发病机制
,B细胞通过交叉反应与模拟外来抗原的自身抗原相结合,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使之活化,在T细胞活化刺激下,B细胞得以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造成大量组织损伤.
致病性自身抗体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
致病性自身抗体
IgG型,与自身抗原有很高的亲和力
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减少
抗红细胞抗体红细胞破坏,溶贫
抗SSA抗体(Ro) 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
抗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抗核糖抗体神经精神狼疮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增高的原因有:
清除IC的
机制如补
体受体或
Fcγ受体
异常或早
期补体成
分低下
IC形成
过多(抗
体量多)
因IC的
大小不
当而不
能被吞
噬或排
出
病理改变
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
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抗体的直接侵袭
血管壁
的炎症
和坏死
继发血栓
局部组
织缺血
和功能
障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症状的发生率
症状
发生率(%)
疲劳
发热
消瘦
关节痛
皮肤损害
肾脏病变
胃肠道病变
呼吸道病变
心血管损害
淋巴系统损害
中枢神经症状
80~100
﹥80
﹥60
~ 95
﹥ 80
~ 50
38
~ 98
46
~ 50
25 ~ 75
(引自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3rd.,New York,198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