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寻找李有才.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寻找李有才
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是当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抗战时期,中共中央150余个重要机关都在这里驻扎。当然,这里也是赵树理创作《李有才板话》和《小二黑结婚》的地方。当地民俗专家说:“李有才的板话才是山药蛋派的开山之作,左权是山药蛋派文艺的发祥地。”

李有才的家乡

秋季的太行山区,太阳早已经失去了夏日的威力,把一抹灿烂的阳光洒落在山间的角落里。漫山遍野的植被大部分早已经失去了郁郁葱葱的颜色,不断凋零的树叶在山间小路上铺了厚厚一层,整个山上看去,一层灰蒙蒙的颜色。
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到达晋东南的这个普通小山村。这个被叫做交家沟的自然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属于山西左权县辖内,翻过一道山梁,就是河北省了。而如今作为交家沟村的一个村民小组的李家岩是李有才的老家,也是赵树理曾经居住的地方,更是山药蛋派代表作的诞生地。

1943年秋天,赵树理和李有才因为都是村干部,所以同吃同住同劳动,整天都在一起。李有才是一个爱说爱笑的人,擅长做一些即兴的快板,作出的快板大都是当地的方言土语,非常受当地老百姓喜欢,所以广为流传。赵树理很早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只要是李有才的板话,很快就能在村民之间传唱,传播效果非同一般。擅长观察生活细节的赵树理想起了当年在省城上学的情景。当年赵树理在太原上学,回到家乡之后,把一些太原的所见所闻说给乡亲们听,可是乡亲们听了几句就都不愿意听他说了,都说“书生气太浓,很多听不懂”。赵树理于是转变表达方式,按照村里人的语言表达。这下可好,大半个村子没出过门的乡亲都来听。
赵树理明白了,要和老百姓打交道,必须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才能融入他们,这样一来,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接受,这样能让百姓们更好地了解党和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按照这个思路,到了年底,《李有才板话》就出版了。开篇第一句:“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叫‘气不死’。”从此,爱编顺口溜的“板人”李有才就进了文学史,直到今天,课本里还在讲述着他的故事。
李有才曾经是赵树理工作上的搭档,也是赵树理的房东。这个擅长即兴快板创作的农民干部官名叫李有才
,小名叫李乃顺,家住在今左权县麻田镇李家岩村。按照赵树理小说里的说法,《李有才板话》里的阎家山村村民的官名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配称呼,其余的人称呼都用小名,即使在官方文件上的签名也都不能坏了规矩,只能签上小名:“西头那些大户人家,都用的是官名,有乳名别人也不敢叫――比方老村长阎恒元乳名叫‘小囤’,别人对上人家不只不敢叫‘小囤’,就是该说‘谷囤’也只得说成‘谷仓’,谁还好意思说出‘囤’字来?”
“比方说陈小元前几年请柿子洼老先生给起了个官名叫‘陈万昌’,回来虽然请闾长在闾账上改过了,可是老村长看账时候想不起这‘陈万昌’是谁,问了一下闾长,仍然提起笔来给他改成陈小元。”(选自《李有才板话》)
因为有这层缘由,李有才的大名在村里并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妇孺皆知。即使是现在也是这样,在村里要问村民“李有才家住哪儿?”多数上了年纪的人会很茫然,但是改口问“李乃顺”,则多半会热情地给你当向导了。
在这个被群山包围的村子里原本住着李家岩的老老少少,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陆续有人开始搬离这里
,到半山腰供了电的交家沟居住了。在山腰坡度稍缓的地方,还能看到散乱的残垣断壁,只有摆摞整齐的石头显示出与乱石嶙峋的山间环境的不同来,才能

寻找李有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7-11-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