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将来谁是北京人.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将来谁是北京人
文/
作为一个外地人来北京,加入北京“籍”、成为“北京人”已好几年了,但每听到别人说到”外地人”如何如何,我就心虚,有点“混入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的感觉。因为“北京人”提起“外地人”多少有一点讨厌的感觉,所以在“北京人”面前,我也总是多少有点歉疚的感觉是咱外地人把人家的北京搞脏乱差了,挺对不起人家“北京人”的。
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呀,在我面前谴责外地人的“北京人”好像也不是什么正经北京人,有的人连普通话还没学好昵,有的虽然一口挺溜的胡同腔,但一查出身,原来他不过外地人的孙子而已,爷爷是晚清乡下老土包子,他们家刚来北京那会儿比咱土多了,他凭什么开口闭口“我们北京”,北京是你的么?
是啊,他是北京人,因为他有北京户口。其实“北京人”,要不是过去“老”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人为地照顾城里人尤其是北京人,要不是这个体制让外地的乡巴佬打出粮食自己挨饿不能吃、非要运到城里给城里人吃,他们哪来的优越感呢,实际上并不只是“北京人”嫌恶外地人,只要是“城里人”,差不多都有这些毛病。可见计划经济体制是多么可恶,它不仅妨碍经济发展,还人为地把中国人分裂为城里人和乡下人两个“阶级”,并造成它们相互之间的感情隔阂
一部分人因为是“城里人”而自鸣得意,另一部分人因为是“乡下人”而自惭形秽。计划经济时代他们见面机会不多(除了60-70年代一些城里人被“下放”到农村以外――“下放”是一个很怪的词在古代是指官员从京城或中心城市被贬到边远地区,而上世纪60-70年代的“下放”是把城里人的户口迁到农村,也有许多人因为家庭出身、受了”资产阶级的教育”等问题发配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现在搞市场经济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心里却总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
真正对外地乡下人有厌恶之感的“北京人”不太多,主要有两种人一是那些被计划经济体制养懒宠坏了的一些人。“城里人”的身份给他们带来的优越感。现在搞市场经济了,允许外地乡下人进城打工,破坏了他们“独占”北京的局面,他们觉得,北京本来是他们的,而外地乡下人根本没有资格和身份来分享本来由他们独占的城市文明,再加上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在下降,因而心理失衡。

另一些人主要是政府官员,因为他们不仅缺乏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所需要的能力,而且缺乏研究探索新的城市管理方式的进取心,。
这显然是他们的不是了。不仅早些年进城的北京人从辈份上是外地乡下人的晚辈,而且是外地乡下人在黄土地里打粮

将来谁是北京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