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四年七月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建设目标 1
(一)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1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
(三)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2
(四)师资力量的逐步增强 2
(五)实训基地建设的推进 3
三、建设基础 3
(一)专业建设背景 3
(二)专业招生及在校生人数 4
(三)现有基础 4
4
(室)现状 5
6
(四)问题与差距 6
1. 教学基础设施 6
2. 师资队伍的结构 6
3. 社会服务能力 6
四、建设举措 7
(一)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 7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7
,拓展新增专业 7
,巩固提升传统专业 7
,淘汰缺乏生命力的专业 8
(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 9
(三)深化教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0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10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10
,更新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1
,注重职业能力训练 11
(四)人才强校、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12
12
13
13
,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 13
“双师”素质培养 13
14
(五)注重实践、对接龙头企业、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14
(六)规模稳定、提高就业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0
(七)完善制度、规范教学管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21
,保障教学运行稳定有序 21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2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3
五、保障措施 24
(一)组织保障 24
(二)机制保障 24
(三)制度保障 24
(四)资金保障 25
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有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市场的规律。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以专业能力的提高为本位,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依托泉舜,立足厦门,贴近产业,彰显特色,重点做大、做强、做优厦门市的电子、机械、航运物流、旅游会展、财政金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支柱产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建设目标
(一)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依托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要,重点建设优势专业,巩固原有传统专业,努力创建有竞争力的新兴专业,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到2020年,我院高职专业总数拟达42个,专业分布交通运输类、建筑工程类、财政金融类、旅游会展类、艺术设计类等大类。逐步形成以酒店管理、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和空中乘务为特色,理、工、经管和交通运输专业协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学院特色的、以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体系。在现有2个市级重点专业及4个院级重点、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新建2~3个省级重点及特色专业、3~5个市级重点及特色专业、10个以上院级重点及特色专业,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的科学全面发展。
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注重内涵建设和特色培育,形成结构合理、特点鲜明、优势凸显,有可持续发展前景,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结构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按照学院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适应厦门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论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社会发展和学院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厦门市重点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为示范,探索建立校企共同协商制定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监控与评价的运行机制。校企共同协商制定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相应
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