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各种分类(移动方向划分,是否有第三国参加,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商品形态划分,对外贸易量,国际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过境贸易:甲国通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对第三国来说是转口贸易。亦包括下述情况,即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两国并没有发生直接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分别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是贸易录和编制进出口商品统计的一种方法,所以称为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出口的贸易。
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口、出口的贸易。
货物贸易:有形商品贸易是指传统的商品进出口,也叫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是指国家间的服务输出或服务输入这样一种贸易形式。
无形商品贸易是指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有关的技术贸易。
对外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出的各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值。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世界的贸易环境和状况。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除以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如果大于 1 ,则说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如果小于 1 ,则说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具体表现为一国对外贸易值占国内成产总值的比例。它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一国对外贸易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以及该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
比较利益学说的观点(一国应出口什么),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各阶段的产品密集型,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
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
K=1/1-边际消费倾向
国民收入增加量(△Y)=乘数(K)×投资的增加量(△I)
要素禀赋理论:
⒈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
⒉一国出口的应该是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⒊自由贸易不仅会使本国商品价格趋于均等,而且要素价格也趋于均等。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来的。
⒈产品创新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投放大量的科研和开发费用,产品要素的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
⒉产品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技术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产品要素的密集性表现为资本密集型。
⒊产品标准化。这一阶段,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更少,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然重要,但非熟练劳动大量增加,产品要素的密集性表现为劳动密集型。
关税的计征方式,不同种关税税率的高低,关税的经济效应,有效保护率
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⑴按照征收的对象和商品流向分类
⒈进口关税
①普通进口关税:是指对原产于与进口国未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按照普通税率征收的关税。
②优惠进口关税:是指对原产于进口国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货物,按照优惠税率征收的关税。
最惠国税:适用于从与进口国订有关税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所进口的货物。
国贸复习总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