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31-35回
第31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
【情节梳理填空】
袁绍在官渡之战兵败后忌杀田丰。袁绍逃回冀州后,刘氏劝立为后嗣,绍乃与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商议。四人各为其主,袁绍犹豫不决。此时他的长子、次子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再整人马来战曹操。
操引得胜之兵陈列河上,受到土人欢迎,操号令三军勿要扰民。
袁尚
袁谭
袁熙
操从程昱“”之计,诱袁绍至河上,背水死战大败袁军于,袁绍口吐鲜血不止,逃回邺城。
曹操正准备趁机攻下冀州,得知刘备在汝南结连刘辟、龚都,欲乘虚攻击许昌,遂提大兵往汝南迎刘备。一仗,备胜操败;但接着操转败为胜, 被高览所杀, 则连败高览与张郃,救出刘备。刘备至汉江,从孙乾计归荆州刘表,刘表迎刘备入荆州。
绍不听谋士审配“”之计,欲集四路人马往拒操兵。
十面埋伏
仓亭
穰山
刘辟
赵云
深沟高垒
1、忌杀田丰
答:袁绍手下谋臣田丰在官渡之战前反对出兵,袁绍不听,并将田丰关进监狱。
官渡之战兵败后,袁绍后悔没听从田丰的劝告,感觉羞见此人。逢纪诬陷田丰:“丰在狱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袁绍大怒曰:“竖儒怎敢笑我!我必杀之!”。
田丰闻听兵败消息,料定袁绍战败则羞,自己必死无疑。忽使者赍剑至,传袁绍命,欲取田丰之首,田丰乃自刎于狱中。
【经典情节复述】
2、仓亭之战
答:官渡之战后,袁绍退回河北,会合其子袁谭、袁熙、袁尚以及外甥高干,聚四州之兵,得二三十万,前至仓亭与曹操对峙。
操从程昱“十面埋伏”之计,诱袁绍至河上,背水死战大败袁军。
袁绍军马死亡殆尽。绍口吐鲜血不止,退回冀州养病。隔年五月袁绍吐血而亡。
此战最终决定了河北地区的归属。
袁绍死后,袁尚继承父业,其兄袁谭不服,与袁尚兵戈相见, 频频失利,投降曹操。操从程昱计,尚兵败往中山而逃。
袁尚兵退冀州,曹操采用的计策,令士兵围着冀州城的城墙挖出一条两丈深的战壕,然后掘开漳河,引水淹冀州。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冀州城因此被曹军攻破。
身死,操怜其忠义,命葬于城北。操怜惜为袁绍起草讨曹檄的的才华,不杀他反命为从事。
袁谭
助谭伐尚
许攸
审配
陈琳
1、审配之死
答:袁绍病死后,审配等立袁尚为嗣,引发兄弟纷争,并屡劝袁尚攻击袁谭,致使谭困而投敌。
曹操围邺,审配拒守数月不下,后其侄审荣开门迎敌,审配死战,被徐晃所擒,拒不投降,以其君在北,北跪受刑,引颈就刃
【经典情节复述】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操回军攻冀州袁尚时,谁为他献上水淹之计?请简述过程。
参考答案:许攸献计曰:“何不决漳河之水以淹之?”操然其计,先差军于城外掘壕堑,周围四十里。审配在城上见操军在城外掘堑,却掘得甚浅。遂不为备。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士并力发掘,比及天明,广深二丈,引漳水灌之,城中水深数尺。
思考题2:审配虽然忠勇,却也犯下了重大的过失,试结合情节分析。
参考答案:审配被曹操生擒后,宁死不降。又因袁绍所在北面,临刑前,向北跪,引颈就刃。曹操认为审配这是忠义之举,于是命人葬其于城北。
审配的过失则表现在:
1、擅立后主,导致政治分裂。袁绍兵败仓亭身亡后,审配,逢纪扶持袁绍三子袁尚,与辛评,郭图扶持的袁绍长子袁谭争端不断,相互杀戮,内耗严重。
三国演义31-35回阅读指导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