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绵府办发〔2014〕70号
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绵阳市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实施方案(2014-2020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有关部门:
《绵阳市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2014-2020年)》已经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2月8日
绵阳市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2014-2020年)
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原则,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力争到2017年健康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到2020年达到10%左右,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坚持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全面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组建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服务联合体,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倍增计划
,逐步推进建设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努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共享。稳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建立洗涤服务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机构。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办医,逐步放开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大型设备配置规划限制。选择有条件的地区作为社会办医联系点。出台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等方面的同等对待政策。制订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大型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的工作方案。出台加快发展营利性医疗机构具体办法。加快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调整和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方案,全面启动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对二级及以上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力争到2017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总量的25%,2020年达到30%。(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中医药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二)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合理布局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临终关怀医院等。鼓励医疗机构转型或增设老年护理机构、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康复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逐步建立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提供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服务。力争到2017年,健康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30%以上,到2020年达33%以上。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中医药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三)促进发展全民健身服务。积极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打造群体活动品牌。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培育发展健身器械产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以及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力争到2017年,70%以上的县市区(园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
(四)全面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以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各级中医医院均应设立“治未病”科室,提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应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卫生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我市纳入“放开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试点”地区,争取政策支持社
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