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绵府办函〔2006〕34 号
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市财金办关于年创建金融生态
模范城市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有关部
门:
市财金办关于《2006 年创建金融生态模范城市工作意见》已
经市政府审定同意,现转发你们,希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 1 -
年创建金融生态环境
模范城市工作意见
市财金办
根据《关于创建绵阳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的意见》( 绵委
办发〔2005〕22 号)和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现对 2006
年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领导与协调机制健全政策与评价体系
(一)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修订完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各区市县要按绵阳科技城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的不同情况和
要求,及时制定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配
套措施,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监测指标体系,
按季度监测金融环境变化情况,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市上将
选择确定 1— 2 个区市县开展金融生态环境指数评估,推动创建
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整合金融对口服务资源,完善金融联席会议制度。成
立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设在市政府财金办),由市政府分管
副秘书长任主任,市财金办主任为常务副主任,具体负责对市内
外金融机构在绵开展业务的协调与管理;坚持一季度一次的金融
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解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金融机构经
营中的情况和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市和区市县两级银政企融资协作长效机
制。制定市、区市县银政企融资协作制度,年内组织开展两次“创
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银政企共谋发展融资洽谈会”;各种
专题性项目融资推介与洽谈会要逐步常态化,提高针对性和实效
性。
(四)整合政策资源,形成支持企业融资的合力。综合使用
银行信贷、“两金”、担保、财政贴息等政策手段,打破制约企业
贷款的瓶颈,努力扩大信贷总量。适时召开银行、财政、担保机
构、“两金”中心的协作会议,积极支持、引导辖区内企业在绵
融资,支持本地金融机构发展。建立招商引资和重大经济决策的
金融机构参与制度和跟踪调研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规范高
新区、科创区、经开区、农科区等园区抵押土地权属登记、办证
行为,畅通园区企业抵押担保渠道。
(五)研究与制定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年内出台
加快绵阳市金融产业发展的具体意见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
投入的奖励办法;构建引进金融高级人才的激励机制,对在绵金
融机构聘用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给予优惠待遇;对在绵新
设金融机构或新增营业网点、修建办公场所给予行政性收费方面
的优惠政策;对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活动中成果显著的金融机
构及相关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六)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和督查力度。按照创建金融生
态环境模范城市宣传周活动方案,广泛开展金融业务、诚信知识
和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形成有利于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
的舆论环境;将创建工作任务纳入对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和行风评
议,市委目标督查办年内将对各区市县、市级各部门创建金融生
态环境模范城市工作开展专项检查与督查,确保创建效果。
二、培育四类信用主体,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一)继续推进“诚信政府”建设。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建
立健全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借、用、还”一体
化的融资运行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市、县两级政府类借款
偿债基金,保证政府兑现还款承诺。出台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质
押管理办法,有效提高各类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财政风险与金融
风险,维护政府信誉。
(二)加快“诚信企业”建设。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
发<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3〕
92 号)的规定,建立诚信企业“红名单”激励制度。完善对企业
失信行为的行业内部惩戒制度,择机公布严重不诚信企业名单。
进一步深化征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资信外部评级工作,建
立诚信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三)创建“信用社区”和“信用村(镇)”。在城区积极推
广“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相结合的模式,依托社区信用平
台,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创建 10— 15 个信用社区,其中
涪城、游仙、江油各 2— 3 个,三台、安县、盐亭、梓潼、平武、
北川、高新区各 1— 2 个;在农村创建 150— 200 个
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