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主要表现为鼻腔和鼻窦的炎症,以颜面部肿胀、流鼻涕和眼泪为特征。
此病分布广泛,由于引起产蛋鸡产蛋下降,生长鸡生长停滞,以及淘汰鸡数的增加,并造成继发感染,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学
副鸡嗜血杆菌:为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无囊膜和鞭毛,不能运动,美兰染色时,两极浓染。
对培养基要求严格,需要在含有v因子的培养基中增殖,葡萄球菌在增殖过程中产生V因子,因此交叉划线培养时,可在葡萄球菌菌落附近长出副鸡嗜血杆菌菌落。
本菌为兼性厌氧,可在鸡胚中生长,接种6-7日龄鸡胚卵黄囊后,24-48h内致鸡胚死亡。细菌在卵黄和胚体中含量最高。
分为A、B、C三个血清型,我国以A血清型为主;而Kume氏采用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将本菌分为Ⅰ、Ⅱ、Ⅲ三个血清群,9个血清型。
本菌主要存在于病鸡或带菌鸡的鼻腔、鼻窦、眶下窦及气管等器官粘膜和分泌物中。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在宿主体外很快失活。病鸡排泄物中的病原菌在自来水中仅能存活4h。对各种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均敏感。
在体内和体外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尤其是磺胺类及广谱抗生素。
二、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4日龄雏鸡有抵抗力,4周龄至3年的鸡易感,尤其成年鸡发病率高,病程长;
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传播,多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播;
传鼻的发生与各种诱因有关
鸡群拥挤,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维生素A缺乏、寄生虫侵袭,鸡痘疫苗接种引起全身反应等诱因均可引起传鼻的发生。
三、症状
眼肿胀、流泪,初期流清亮,后期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鼻同步于眼,初期流清亮鼻液,后期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粘附于鼻孔周围,呼吸困难,由于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而发出罗音;
公鸡常见肉髯肿大;
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黏液排出;
仔鸡表现发育受阻,产蛋鸡产蛋下降。
颜面部肿胀,流出黏液性鼻涕
鸡传染性鼻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