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抗凝治疗的临床监测
2015-07
11/15/2017
2
血栓问题分为血栓性疾病和血栓相关性疾病。筛选和判断血栓高危人群,预防血栓形成;用溶栓和抗栓的方法实现和维持血管完全、持续通畅;降低近远期总死亡率和其他重要的心血管事件是血栓或血栓相关性疾病现代预防和治疗的核心,因此溶栓、抗栓药物的实验室监测非常重要。
© Werfen. All rights reserved. Confidential. For internal use only.
监测的目的:
1、调整剂量
2、副作用(出血,血栓)
3
临床肝素应用实验室监测的组合拳
1、抗凝血酶(AT)
2、Anti-Xa检测
3、HIT-Ab(PF4-H)
一、抗凝血酶的检测
AT与肝素的结合,是AT抗凝功能中的重要一环,在肝素存在下,AT的抗凝作用可以增加数千倍。在人体有生理意义的有3种亚型:AT-i、AT-ⅲ、AT-ⅵ,肝素主要通过加强AT-ⅲ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速度依赖于肝素,但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量取决于AT的活性。
抗凝血酶和肝素
Antithrombin & Heparin
去除凝血酶
抗凝血酶
去除Ⅻa, Ⅺa,Ⅹa,Ⅸa
抗凝血酶
肝素
X1000
肝素抵抗肝素是AT的辅因子,两者结合后,AT的生物效应(灭活凝血酶的速率)
可提高1000~2000倍,最终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效应还是取决于AT的活性。有研究报道,当AT的活性为70%时,肝素的作用约降低65%;当AT的活性为50%时,肝素的作用只有原来的1/5。说明当体内AT活性降低时,单纯应用肝素治疗,其疗效受到明显影响。检测发现AT活性低于50%,肝素效应与预期不符时,应考虑补充AT 。
临床上AT缺乏主要发生在:
1、各类肝病患者
2、肾病综合症
3、大手术后,严重创伤
4、重症感染
5、长期使用肝素的病人
6、DIC
10
2015肝素抗凝治疗的临床监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