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质的污染及治理对策
(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1 引言……………………………………………………………………………………….2
上篇:污染概况………………………………………………………………………………4
1、水资源概述...............................................................................................…………………. …4
2、巢湖流域的自然环境...................................................................................………………. …4
3、巢湖流域的社会经济环境.............................................................................…………………6
4、工农业发展与污染…………………………………………………………………………6
下篇:污染防治及治理………………………………………………………….………………8
1、污染防治..................................................................................................…………………….8
2、污染治理
……………………………………………………………….………………………8
3、关键性对策措施………………………………………………………….…………………..9
4、治理成果……………………………………………………………….……………………..10
5、存在的不足之处………………………………………………………….…………………..14
附录……………………………………………………………………….……………………18
引言
一、巢湖简介
巢湖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安徽省中部,距省会合肥约十五公里,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安徽省第一大湖泊。巢湖历经沧桑,寿命达一万年之久,现以进入湖泊发育的壮年期。
历史上巢湖曾是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素有"日出斗金"的美称,被誉为江淮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因其自然条件优越,汇水面积广阔,自汉代起巢湖流域即成为皖中重要的粮食产区。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沿革数千年,整个流域即湖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建国以来,随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及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给这一地区自然环境以巨大的生态压力。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和滥施化肥、农药,使水体受到了及其严重的污染。
巢湖已出现明显的人为富营养化;上游水源林遭砍伐和土地资源的掠夺性经营,引起大面积水土流失,加快了湖盆淤积速度,巢湖闸兴建后,因水位维持过高,加上历次洪水冲击,使巢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破坏殆尽;围湖造田、鱼类产卵场遭到破坏。
"灌江纳苗"与江湖之间回游通道受阻,以及长期酷渔滥捕活动,使鱼类种群结构出现低龄化和小型化,巢湖水产资源面临枯竭。渔获量逐年递减。巢湖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人们一致呼吁请有关部门加强巢湖水域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施行可持续发展,保护巢湖的资源。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决定在肥西中学高二年级课题研究中选定《巢湖水质污染及治理对策》这一研究课题。在指导老师和县环境监测站的关怀和指导下,历经两个月,终于在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三十一日整理好了所得的基础资料,写出了总结性的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2002年9月22日---2002 年10月7日): 对巢湖及流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现状进行初步采访,查阅有关湖泊生态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
(2002年10月20日---2002年11月9日): 对采访和查阅资料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
(2002年11月10日---2002年11月31日): 将筛选和整理好的资料内容汇编成文。
鉴于课题涉及面太广,且国内关于大型湖泊环境影响的态度评价及对策研究报告不多,我们的经验与水平所限,加上时间仓促,报告材料过老,与现实中数据不符之处在所难免,望批评指正。
二、 巢湖研究史略
近代史上不少学者对巢湖做过科学考察,清代庄有可在《巢湖考》中对巢湖的历史沿革、湖泊形态、
巢湖水质的污染及治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