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例1、例2圆面积的计算,练习十五的第1、2、3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沟通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品质,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能够独立进行观察,并能进行正确描述,有较强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利用迁移规律解决问题。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会求圆的周长,在学面图形的面积时,已经学会了用割、补、移等方式,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因此教学本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的计算圆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找出拼前圆的各部分与拼后图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极限思想的渗透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资源
教学支持资源;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和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复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
(二)感知圆的面积
,用彩笔涂出他们的面积。
,再次感知面积的含义(课件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面积)。
?结圆的面积的含义。
(三)探究推到圆的面积公式
:每平方米草皮8元,这个圆形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观察推到圆面积公式)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运用割补法推导:
课件1:将圆沿半径平均分成4份,再拼补为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课件2:将圆沿半径平均分成8份,再拼补为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课件3:将圆沿半径平均分成:16份,再拼补为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课件4:将圆沿半径平均分成32份,再拼补为近似的长方形。
课件5:将圆沿半径平均分成:64份,再拼补为近似的长方形。
课件6:将圆沿半径平均分成:128份,再拼补为近似的长方形。
……
师:平均分得分数越多,越接近于长方形。
指明:再割补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没变?
指明:近似的长方形的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圆的什么?
指明推导: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圆的面积=[C2×r]
=πr×r
=πr2
S=πr2
课件7:展示推导过程。
(四)圆面积公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