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色谱和色谱分析.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化学实验室大多常见的分离方法和技术,主要解决单元分离或二组分分离(二个元素,二个化合物,二组物质等)。
☆ 分离性质差异越大,分离越容易进行
☆ 分离和分析分开进行的
对于分离性质差异小或多组分混合物分离怎么办?
能否利用分离提供的信息直接进行分析呢?
多级结晶;
craig 萃取;
电泳;色谱
色谱法:采用多级化、层析化的高效分离技术。它不仅是复杂混合物的多组分分离技术,而且是色谱分析的基础。
色谱法与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采用分离分析一体化技术,实现多组分测定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对于色谱法与色谱分析,你了解多少?
色谱文献
●分析化学手册(2nd)
第五分册,李浩春:气相色谱分析
第六分册,张玉奎:液相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杂志。。。
● J of Chromatography
● Chromatographia
● J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 related techniques
● Anal. Chem. Etc
●仪器厂商的技术资料
1)什么是色谱技术?它哪几种形式?
2)色谱分离过程中,柱内样品组分分子运动具有那些基本特征?
3)试比较色谱分离与萃取、蒸馏等分离之间的区别?
4)根据你所掌握的分析化学知识,比较色谱分析法与其他分析方法(化学分析、电分析、光谱分析等)的区别,说明色谱分析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分离效率、分离速度、灵敏度、样品容量、操作技术等方面,列表比较经典液体柱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9 色谱绪论
★色谱历史
★色谱与色谱分析
★色谱图与色谱参数
★色谱法分类
★色谱应用与局限
★色谱文献
色谱历史
古罗马人分析混合染料(类似辐射纸色谱)
1903(1906)年,Michael Tswett提出色谱法
1931年,Kuhn采用柱色谱分离了类胡萝卜素
1941年,Martin和Synge提出分配色谱法
1944年,Martin等又提出纸色谱法
1952年,Martin和James发明了气液色谱法
1955年,第一台商品气相色谱问世,标志着现代色谱分析的建立
1956年,Stahl系统研究了薄层色谱法
1958年,Stein和Moore研制出氨基酸分析仪,确定了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
1967年,Horvvath和Huber等研制了高效液相色谱仪
1975年,Small等提出离子色谱    
20世纪80年代,超临界色谱
20世纪90年代,毛细管电泳(1809年Reŭss第一次电泳实验)
21世纪,联用技术、大分子色谱分离、制备色谱可望取得更大的发展
把菊根粉或白垩粉(CaCO3)装在玻璃管中,将植物叶子的石油醚提取液倒入管中,然后加入石油醚淋洗。随着淋洗进行,样品中各种色素向下移动的速度不同,逐渐形成一圈圈的连续色带。茨维特在当时的实验中观察到6个色带,它们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叶绿素A和B。
提取液
色带
Chromatographic column
Stationary phase
Mobile phase or eluent
1903年3月21日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Michael Tswett,1872-1919)在华沙自然科学学会生物学会议上发表了“一种新型吸附现象及其在生化分析上的应用”研究论文,介绍了一种应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的新方法,并首先认识到这种层析现象在分离分析方面有重大价值。1906年他在德国植物学杂志发表文章,首次命名上述分离后色带为色谱图,称此方法为色谱法(Chromatography)。1907年在德国生物学会年会上,展示过带有色带的分离柱管和纯化过的植物色素溶液。茨维特被世人公认为色谱创始人。
茨维特工作的主要贡献
◆(采用吸附色谱)成功分离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b
◆提出/发明了色谱法
1931年,Kuhn采用柱色谱分离了类胡萝卜素,进一步确定了α-和β-胡萝卜素的同分异构体,以及分别从植物叶片和蛋黄中分离得到叶黄素,才使色谱法引起科学界的重视。 Kuhn实验不仅证明了蛋黄叶黄素是氧化类胡萝卜素的混合物,而且证实了色谱法可以用来进行制备分离。

色谱和色谱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5872037
  • 文件大小193 KB
  • 时间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