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是由【圭圭】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学问的'区分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在教“十几减9”时,我让孩子们探讨沟通得出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做减法想加法”,另一种是“破十法”。课后我了解到学生驾驭算法的只有几个孩子,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旧在借助扳手指计算。教学中有沟通为什么理解算理的却只有几个呢?我反思我的课堂:从学生的倾听习惯、沟通的落实上进行思索,虽有新课程理念合作学习、自主沟通但是我只是关注了那些课堂中能主动学习的孩子,那些坐在教室没有听课意识的孩子他们在一节课中根本是学不到什么,叫他们起来说算理他们怎么能说呢?还有那些胆小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我又关注他们没有呢?我深思感觉到问题的严峻性,这样的学习状况我将怎么进行后面的教学呢?目前最关键的要怎样调动孩子们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怎样去培育他们的听课意识。
接下来的教学我想要训练学生会说算理(主要驾驭“破十法”的算理)。我把“破十法”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以大组为单位选其中表达最流利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其他同学读,四个大组比一比看那个大组的小老师多就给那一组加上一面红旗。在读算法的训练当中采纳夺红旗竞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孩子们都想争当小老师。通过一节课的读说训练大部分学生都会说出用“破十法”十几减9每个算式的算理。第三节课教学我就感觉比较轻松多了,上课时我先对学生进行十几减 9的口算练习,然后问:20以内退位减法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是不是我们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学完了呢?孩子们深思片刻说:“不是”。那小挚友们能当小老师来出题考考大家呢?孩子们听说当小老师考大家特别感爱好,许多孩子都主动的参加学习,体验着胜利的喜悦。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我得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须要我们老师努力想方法去培育他们的学习实力,特殊是要训练良好的听课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学生已经明确了进行减法计算时,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的方法。本节课主要教学须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即个位不够减须要从十位退位时,十位上是0,须要从百位退1。这是减法笔算中最为困难的一种状况,也是学生本单元学习的难点。教学重点是探究并驾驭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教学时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04- 108,然后列出竖式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这时的探究,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无1可退,怎么办?这时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过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办了。在探讨有肯定想法后,老师供应计数器上拨算珠理解。千位上一颗珠换几颗百位上的珠,百位上一颗珠换几颗十位上的珠,十位上一颗珠换几颗个位上的珠。这样让学生明白:让百位借给十位,十位再借给个位。在借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位上数的改变,说清是几减几,是怎么回事?然后在让学生把演示过程与算理说了一遍: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没有向百位退1,于是个位是14-8=6,十位是几减几呢?通过学生的探讨、争议,学生明白了十位应是9-0=9,百位是1-1=0(不写),再用竖式算一算。通过计数器的实际操作学生更好的理解了算理,驾驭了计算的方法。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是在学生已驾驭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教学,由于算式的枯燥,智障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致,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在计算减法时是依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引导学生做减法想加法,这也给学生的计算带来肯定的困难。但计算教学是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特别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和计算实力,这是老师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爱好。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视察、操作、猜想、推理、沟通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新奇心强,求知欲旺,简单被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如做嬉戏、听故事、看动画等激起学习的爱好。因此,本课教学本着上述思想,通过创设让学生点燃生日蜡烛、给小动物找家等情境,将学生带到了新颖 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培育了学习实力,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合作探究,强化学习过程
我在课上增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每2人一组小棒,一个摆总数,另一个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小棒,然后探讨列式计算。这样不仅使学生即时巩固了课上所学的新学问,也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减法的意义,初步渗透了减法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详细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学问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驾驭,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详细实物的束缚,顺当过渡到驾驭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驾驭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视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其次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
学生回答:算10-9=1。
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
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依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终,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学问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学问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四、在教学中应当留意的方面是:
1、过分的注意了课堂的时间,过多的夺取了学生自求学问的权利,这也是我平常最简单犯的错误。我也会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自己体验,去摆、去说、去沟通、去感受,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和过程都表述出来,我想这才是学生内化的过程。
2、评价语言不够精确。


3、个别教学体现不够。应当多注意辅导b组的学生。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4
上计算课,对于枯燥的算式学生提不起兴致,导致不管老师或是学生在讲计算过程的时候,其他学生听的效率很低。但这是一块特别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加性,如何吸引学生,这是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细心考虑的。
一、情境的创设要敏捷机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对计算的须要,并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有机的渗透解决问题(应用题)的教学。但我认为创设情境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又要照看到学问的适用性,要敏捷机动。
另外须要特殊留意的是,数学学问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逻辑性,不必每一部分内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创设,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很好的建构自己的学问体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学生学问体系的新的生长点上。
二、创设嬉戏的乐园。
蒙台梭利有句教化名言:“儿童对活动的须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须要更剧烈。”当我说接下去要做嬉戏,小挚友肯定会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我说过我喜爱请守纪律的小挚友来玩嬉戏。
在做书上的'数学嬉戏的时候,我实行小组竞赛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摆在讲台上,每一轮每组派一个代表,根据老师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找出得数和11-2一样的算式。学生跃跃欲试,能宁静的为组里的同学加油。


三、练习形式多样,刚好评价跟上。
对于纯粹的计算,我通常实行开小火车或随叫随答的形式。特殊是随叫随答,通过叫答能不动声色的让开小差的学生回过神来。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许多学生不情愿听。这时候,嘉奖仔细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也就是老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学生对站起来负责报答案很感爱好,假如事先说“谁最仔细,就请谁报答案”,学生处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须要,会很仔细。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已经学完,这节课是学生学习101以内减法的基础,干脆影响了本学期后面的学校。在这单元的学习中,我感觉到不足的地方许多,希望能在往后的教学当中改正。
一是自主探究中的要求不够明确。
比如让学生在组内“开火车”将得数是5、6、7、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目的本是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检查对规律的驾驭状况,但学生起先并不清晰怎么进行,造成每个小组里只有少数一两个学生在说,其他同学当“观众”,没有切实参加到接龙中去。应当先讲清说算式的方法,请一个小组示范,再全班活动。


二是教学当中的时间安排不够恰当。
在教学中让学生探讨的时间或者自主活动的时间有时超出自己的预设。如让学生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所花的时间较多,而且多数小组都不能完成,没能赐予学生多次尝试的机会,巩固练习时多数学生还“沉醉”在对新减法表的思索和摸索中,没有将留意力转移到口算练习上来,造成后面许多练习没能完成。
三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培育。
从开学到现在的状况来看,学生出现了些许程度上面的退步,课堂常规也有些退步,对低年级儿童来说也属正常现象。独立思索和沟通合作的意识方面还是比较淡薄,“听”和“说”的实力还特别欠缺。有的`学生整节课都在摆布算式卡片,并且不情愿将自己拿到的卡片和伙伴放在一起进行整理;有的学生对优等生过分依靠,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充当“看客”的角色;有的学生则对新的座位形式产生很强的新颖 感,兴奋过度不能安静,或将留意力放在与同伴做与本课内容无关的嬉戏上,等等。凡此种种,一方面与我平常教学中对这方面训练力度不够有干脆关系(尤其是这学期因为时间紧赶进度,课堂上不敢花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绽开探讨、获得小组合作学习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学打算不充分也是一个重要的缘由。不行否认的是,新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须要不少教具和学具,若分组操作、沟通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打算必要的“硬件”材料,因此,学生对新的学常更多地还是依靠老师单方面的传授,而不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与探究。


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情,有反思才有进步,有失败才能吸取教训,希望在往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吸取阅历并应用于教学,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实力。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6
本节是节复习练习课,学生却有新的收获,这是因为老师没有停留在对旧知的”回炉”上,而是让学生在缘由学问基础上,经验学问获得过程,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在思索中去发觉,在发觉中去探究,在探究沟通中获得新知,让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阅历去相识世界,进行探究.
1.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问传递,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实力的一种体验
本节课以几个最简洁的环节进行复习,从一起先就渐渐的引导学生相识到,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从最初的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到单人完成老师拒绝检查,再到黑板上以对号多少评判小组成果,没有竞赛的竞赛,.
”基本功”xx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驾驭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长期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适应一小部分学习有优势的同学,所以,本节课,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复习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较差的就被多提问几次,正是达到了复习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组也进行了多次练习,使程度较差的同学也从真正意义上复习到了旧知。再视察每一个小组,各个参加,少有的“大生产大合作运动”


,老师以教材所供应的”减法表”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再加工,使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解决,不由自主的形成合作意识,从中逐步提高学习的意识和实力,不断的体验到胜利的喜悦,等到下课时,学生们已经在不断的合作中三次“加减了这张退位减法表”,充分的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有一学生没有同位,摆的较慢,从他艳羡的目光中,,全部学生全员参加,无一漏网,无一时常刻备战,无一不以对号荣辱与共,老师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乐趣。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7
今日进行了不退位减法教学,自己也是进行了仔细的备课。但是,看了同组周老师的教学反思,深受促动,感觉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模式课上真的是意识不强,须要加油学习了。
我今日的备课最大的不足还是体现在没有有系统的支配让学生自主学习,始终是牵引着学生学。
开课我也让学生依据主题图,搜集信息提出问题,但是,学生的问题都是东一个西一个,不能把全部问题说出,而且我发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不高,懒得提问题。我也是脑海中想到该是给学生讲一下有序思维提问题,又觉得孩子们年龄小,不须要,否则给孩子们加重负担。反思到自己挖掘教材还是不够深化。

《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圭圭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