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纪录片《台北故宫》传播特色分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纪录片《台北故宫》传播特色分析
纪录片《台北故宫》传播特色分析
周晨
【摘要】《台北故宫》以“受众中心”为出发点,故事化地讲述了绝世忆与乡愁,满足了大众对海峡对岸另一半故宫的好奇与期待心理。
全片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叙述技巧人性化,板块清晰,条理分明,运用了许多时尚、先进的科技元素打通传统与现代,很好地适应了当代人接受与理解历史的需要与习惯。
【关键词】《台北故宫》受众中心论传播特色
2016年春节前,在一个并不属于黄金时段的时段播出的纪录片《台北故宫》,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各大网站上也因此展开了持久热烈的讨论。同年2月,该片在央视10套重播时收视率仍居高不下,成为一个具有广泛话题意义的事件。本文认为,《台北故宫》成功地利用了传播学的“受众中心论”,即将传播系统的诸要素——传播内容、受众、反馈、效果、环境及传播活动均以受众为中心,故而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故事化的“使用与满足模式”
卡茨等人在1974年论述了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进行调查研究的基本逻辑:“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需求,引起期望,即大众媒介和其他信源(的期望),它导致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或从事其他活动),结果是需求的满足,和其他或许大都是无意的结果。”①“受众中心论”的实质就是传播活动要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播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信息,反映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②纪录片《台北故宫》的副题是“故宫国宝在台北”,这个组合就包含了故事的结构、节奏,决定了它的跌宕起伏,张弛有序:讲述了一段人与物的传奇,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一则故事,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出类似的传说。就像当年台湾地区解禁之初人们看大陆影片,无论内容如何只要听到乡音就激动得号啕大哭一样,60年的隔离与遥望,大陆同胞太需要了解台北故宫的一切珍宝和国宝后面鲜为人知的文物流迁史,更需要了解那一代人对于中华瑰宝的拳拳守望和赤子之心。纪录片《台北故宫》就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仿佛带观众走进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几大篇章,从青铜到玉器,从玉器到文献,同时还讲述了那群护送故宫文物的守望者的故事,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很细致很深入地还原给观众了。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欷歔,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
故事是一个

纪录片《台北故宫》传播特色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