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佳县红枣加工营销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07-01
佳县位于黄河中游的晋陕峡谷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全县红枣面积已达到82万亩,涉及16个乡镇,重点分布在沿黄河的8个乡镇,全县红枣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左右,沿黄主产区乡镇占80%以上,是佳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红枣产品是佳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红枣加工业迅速发展,红枣营销的品种、数量增多,大大提高了红枣的经济价值和枣农的收入,但在红枣加工营销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 佳县红枣加工营销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佳县已60个红枣合作社,建成红枣烤炉7500座,红枣年综合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公斤。通过招商引资、改造转化、兼并重组、参股租赁、引导扶持等多种途径,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一带五中心”为依托(沿黄一带为红枣生产主基地,马家焉、潭家坪、通镇、坑镇、朱家洼五大综合市场为加工、销售、批发中心),进一步扩大红枣加工规模,扶持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提高生产能力。
加工能力较弱,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佳县红枣加工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现有加工企业35家,,,原料利用率仅占全县红枣总产量的35%,。加工业只停留在低水平的初级加工阶段,规模小、设备陈旧。目前生产出烘烤红枣、蜜饯、糕类和各类红枣酒,但是还没有国内外叫响品牌的红枣产品,再加上部分手工加工效率较低、包装不精致、资金短缺等原因,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十分困难。
红枣销售市场混乱,市场销售渠道不畅。佳县已注册的红枣品牌有佳州红、红御娇、佳州东方红、枣缘红、枣乡缘、黄河滩、红枣情、佳洲吉、老爷河等10多个,在全国各个大市场均有分布;原料枣市场依靠个体经营者分流一部分,比较分散。从整体上看,加工品市场覆盖面较小,原料枣和低端?a品销量大。产品包装规格大小不一,,也有的自己订做了包装箱,全县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全县红枣产品销售带来了阻塞。
广告意识差, 宣传力度小。政府、企业对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宣传力度不大。虽然各大城市对陕北红枣略有所知,但是没有真正了解到陕北佳县红枣个大、肉厚、皮薄、
核小、色泽深红、口味甜润、富含多种维生素等特点,影响着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资金不足,枣乡的交通、通讯及服务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原料收购和市场营销,加大红枣产业发展难度。
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少。全县红枣加工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大专学历约占企业从业人数的 18%, 中专以上学历约占企业从业人数的22%。经营理念相对比较落后,见识不广,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
组织化程度低。现有的贮藏和营销企业少,且主要采取传统的路边街头叫卖手段,现代物流方式太少,不能适应生产和市场流通需要,难以进入高端市场。
2 佳县红枣加工营销策略
转变发展思路,延伸红枣加工产业链。着力用工业化理念指导红枣产业发展,大力整合现有红枣资源,全力推进红枣产业由“农业产业形态向工业化形态”转变。推进红枣加工业由作坊式加工业向现代化加工业转变,由初加工业向精深加工业转变。
关于佳县红枣加工营销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