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救援志愿者救援是我们的责任
2009年12月6日 19:22'04
蓝天救援总部:接到救援电话,两驴友在抓髻山迷路,其朋友铁铁,打电话求助。
23:21'14
蓝天救援总部:铁铁带一队四人,从大寒岭关城往上至抓髻山主峰一路搜索行进,大兵、过江龙、暖暖、黑吉斯、痞子桐、SEVEN跟着向导曹师傅,从曹家铺人头石上山搜索。 BG1NLC、BG1RY、远山在山下做中继与后方联络。
12月7日上午6:30
远山:大约凌晨四点,救援队员接到迷路者下撤。大约六点三十分,所有队员安全撤回家中。饥寒中连夜搜索,很多队员没时间休息就要上班工作。辛苦大家了!
类似这样的帖子在中国紧急救援联盟论坛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里是蓝天救援队的大本营,每一场救援的过程都会在网上同时发布,能帮上忙的志愿者可以随时参加,走失者的家属可以随时了解到前方的情况。
中国蓝天救援队最早源于“绿野救援”,后来分离出来成为一支纯公益性质的民间救援队。其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IT工程师、画家、电视台编导、企业老板、网络写手……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
蓝天救援队的几名核心队员负责队里的事务,他们是几年来大家公认并推选出来的,因为他们参与的行动多,为队里付出的多,大家都愿意听他们的。由于大家都有工作,所以一般是谁最近时间比较充裕,投入的精力就会多一些。
队长远山是大家最服气的人。玩户外运动的人性格都比较直,不容易服管,但所有的志愿者都愿意听远山队长的。因为他为这个团队投入的精力最多,技术也全面,尤其擅长全面的组织协调,话不多,但总是会说在点子上,性格也很随和。远山原是一名武警战士,退役后在一家知识产权事务所上班,2009年年初,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专心蓝天救援队的工作。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蓝天救援队的发展和完善上,“志愿者组织最怕的就是没有牵头的人,热情大家都有,可两三个月后热情一过,如果没有人张罗,可能大家就散了。”要做的事情很多,邀请各个方面的专家讲课,组织大家训练
,完善组织制度,找一个婆家以便成为一个正式的组织,每周都有的救援,各地救援队的成立,时不时还需要过去调解他们的矛盾,“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每年能抽出时间去登两次雪山。”远山不好意思地笑笑,好像这是一个奢侈的要求。“能把爱好当工作,挺幸福的。”远山说虽然没有经济来源,但坚持一两年还是没问题的。
邱莉莉是核心成员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出生于七十年代末的她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老公是现役军人。她本人在中国红十字会工作,也是天使妈妈基金的创始人。汶川大地震中,邱莉莉结识了同为志愿者在现场忙碌的绿野救援队,觉得志趣相同,回来之后就立刻加入了,并负责队里与官方的各项合作,与其他民间队伍的联合演练等。活泼乐观的邱莉莉,是救援队伍中最受欢迎的人。
秘书组的许可和“每日更新”是队里最任劳任怨的两个人,“他们很负责任,把任务交给他们放心。”这是队长对他们的评价。在志愿者组织里,没有任何外在的约束,负责任也许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了。秘书组事多而且杂,需要花费的精力也是最多的。
“大头”本身在一家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工作,对公益组织的内部事务熟悉,所以负责救援队的内部事务管理。不过他最喜欢和大家一起参加搜索救援
,虽然有点超重,可几乎在每个救援小组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救援队的二十四小
蓝天救援志愿者救援是我们的责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