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职业选择的法制意识
案例
据2002年3月2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天晔包装厂的女工接连患病,谁是罪魁祸首,在记者介入之前谁也不知。后经调查,发现女工们患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而造成这一无法治愈之病的却是女工们每天在包装中必须接触的苯。女工们很茫然……。不知道怎么讨回这一公道
问题:看了上例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后同学们可以好好想想:
为什么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还会有此类令人发指的事件发生?
为什么女工麻木不仁,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利益?
案例2
广东讯:%的务工青年了解或基本了解劳动法。
合同签订率和参加社会保障率偏低,%,% 。
%的企业对员工打骂;侵犯人身权利、工伤事故大量发生;伤残得不到及时治疗、赔偿。
一、国家就业制度
1、先培训后就业制度
2、工资福利制度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3-4年、与职业相关的知识。
就业培训:失业转岗、短期、谋生技术(图文设计)
在岗技能培训:在岗职工、短期、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培训)
最低工资保障
加班、法定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的加班费100%---300%
月薪达十万的(骗局)
问题
如果你是企业领导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如果我是的话:如果我是领导不予接待。即使刘某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投诉也不怕,为什么呢?所谓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关,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的程序,按照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作出裁决,从而使争议得到处理的一种方式。既然是学法,现在我们就来对这个结论进行分析:原劳动部于1994年就印发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刘某在企业提前解除合同,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未能按有关程序依法解决,放弃了自己的权利。
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申请调节;调节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八十三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显然,刘某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两年后才申述,超过了规定的申诉时效,所以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接上文
劳动仲裁的程序包括:仲裁申请、仲裁受理、仲裁审理三个阶段。
二、劳动合同
回顾上节课内容:
1、国家就业制度有那些?
2、劳动仲裁程序包括哪三个阶段?
第二节职业选择的法制意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