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阐述了水稻机插秧的优点,介绍了水稻机插秧育秧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机插秧育秧、精细整田、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015-02
,传统插秧方式以人工栽插为主。针对近年来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缺乏、手工插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实际情况,2013年率先在航粒香、丰森等农业企业水稻生产基地探索推广水稻机插秧新技术,目前全县每年机插秧面积已达到3 hm2以上。实践证明,机插秧彻底结束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浊?年”的插秧历史,是一项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农机化先进生产技术。研究总结该技术的增产原理和高产栽培措施,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进水稻全程农机化作业生产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稻机插秧优点
机械性能好
目前推广的新型插秧机,机械的可靠性、适应性与早期的插秧机相比有了很大提高,栽插作业时,秧爪控制自如,勾秧率、成秧率高,作业性能、质量和速度大大提高,能达到水稻栽插“直、稳、浅、匀”的基本技术要求。
育秧方式新
目前推广的新型机插秧技术,采用塑料软盘育秧,中小苗带土移栽,用工少,工效高,成本低,育秧所用秧盘为平底,播种密度高,播种量、播种深度易于掌握,秧龄短,秧块尺寸标准,床土土层薄,易于集约化管理,更加适应于商品化育秧、产业化经营。
指标能定量
新型插秧机对基本苗、栽插深度等技术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 cm,株距有多档或无级调整,通过调节纵向送秧调节手柄与横向移动手柄来调整所取秧块面积,达到适宜基本苗,同时插深也可以通过手柄精确调节,加之秧苗带土栽插,发苗早,发苗快。
节本增收高
新型机插秧秧田与本田比为1∶80~100,是抛秧的1/3,是常规手栽秧的1/10,大大节省了种子、秧盘、营养土、薄膜和用工。在正常作业条件下,作业效率一般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为3 m2/h,步行式插秧机为1 m2/h。据初步估算,机插秧可增产10%~15%,较抛秧节本增收1 500元/hm2以上。
2 机插秧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机插秧育秧
苗床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易排易灌、无杂草杂物、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作苗床,冬前翻耕晒田,在播种前4~6 d上水整地,开沟做厢,秧厢规格为长6~8 m、 m、沟宽50 cm、沟深20 cm。达到秧田平整、泥浆细糊、软硬适中。分厢后将厢面泥浆用木板刮到两边以便装盘用[1]。
适期播种。选用当地农业部门推荐使用的优良品种,机插秧秧龄一般掌握在20~30 d之间,应根据栽插时间确定适宜播种时间。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机种类、效率和机械数量,合理分批安排播种[2]。
苗床培肥。每只秧盘施壮秧剂15~20 g,40%直接施于厢面,60%施于厢沟,或苗床施复合肥作基肥,其中40%直接施于厢面,60%施于厢沟,然后用脚踩实使土肥相融
[3]。
水稻机插秧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