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指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情感。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也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走向并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小学生年龄尚小,对集体荣誉感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有家人护着、宠着,有的逐渐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缺乏“集体”的概念,更谈不上集体荣誉感,在班集体中,甚至出现为个人小事闹意见、打架、骂人、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危害集体利益的行为,这些都是缺乏集体荣誉感的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
一、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知集体荣誉感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让学生认识自我的同时,增强其对集体的认同感,感受自己是集体一员的重要。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班集体的荣誉要靠班集体所有成员的自觉维护和共同创造。要使每个学生懂得:集体的活动,没有自己的参加,这个集体并不完整;集体的荣誉,要靠大家共同创造,个人再有能耐,离开集体也就无所作为。就象舞台上主角的表演,没有配角、乐队和舞台工作人员的配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排球场上的主攻手,没有一传、二传、副攻手的配合,就打不出漂亮的球……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已融于集体中。我在工作中,一是引导学生写周记,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极好形式,它可以解剖自己,分析自己,也只有分析、认识、评价自己,才能有效地改造自已,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让学生进行自我鉴定,自己总结,这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的总结中,既有优点又有不足,还有今后的努力方向,在评价自己的同时,还评价他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提高自我认识,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开展有益活动,树立班集体荣誉感
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学生从中能够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各种班会以及班级内部、班级之间的评比活动,让学生能够为班集体的成绩、进步而高兴,为班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着急,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自己息息相关。
1、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班集体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它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会应该是有目的、有意义、有特色的。可是很多班主任在进行这项活动时并没有认真备课,而是想到哪里讲到哪里,班会课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架子,讲不到学生的心里,学生产生不了共鸣。
我在一次关于“增强班集体荣誉感”的班会课上是这样做的:首先在举行主题班会之前我让学生们讨论“我们班一连两个周获得流动红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想一想班上同学做的哪些事破坏了班集体的荣誉。其次,在黑板上写上主题并适当点缀,引发学生对本次班会的讨论,及时地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点拨。于是,大家纷纷发言,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