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其本质是富民强国、民主进步、文化和谐,亦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关键词]小康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作者简介]王桂兰,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政法学院讲师,湖北荆门448000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140―03



小康一词源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时间距今大约2500年,小康在诗经《诗?大雅?民劳》中日:“民劳亦止,汔可小康。”其意思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小康生活。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二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借用“小康”这一概念,描绘了中又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已经胜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但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也就是说刚刚“达标”。所谓不全面,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阶段,以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为核心的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比如,我国城乡居民总的消费支出中用于吃饭的比重仍然偏高。据统计,%,刚刚越过小康标准的底线向富裕型迈进;%,基本上属于刚刚“入围”小康标准,而用于发展性消费乃至享受性消费的比重仍然偏低。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
党的十六大所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针对我衡的小康状态而言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更”,即“更高水平”、“更全面”和“更平衡”。
所谓更高水平,是指到2020年我,使我国的小康社会建立在一个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即达到36万亿元人民币;而人均GDP将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的前提下超过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2001~2020年的20年间,%左右。这在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已超过9万亿元人民币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如果我国的
GDP能够保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那么我们将创造一个在人口大国连续高速增长近50年(从1978年算起)的历史性世界奇迹。
所谓更全面,是指到2020年我国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政治、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优美生态环境和个性自由方面更为充分的满足;等等。这个“更全面”,体现在物质文明方面,就是使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体现在政治文明方面就是使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更加完善;体现在精神文明方面,就是使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从定量指标来看,到2020年,要力争在我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5%左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45%左右;从人类发展指数(即人类生活质量指数)来看,要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总入学率和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绿地面积、空气质量状况等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卫生指数、教育指数和环境指数大幅度提高,。2000年,,在174个国家中列第96位,,则可进入前60位的行列,进入中等发达衡,是指到2020年我国目前明显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社会阶层差别等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并逐步缩小,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类自身的协调发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