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欧盟中亚战略的演变
摘要在中亚国家独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欧盟并非中亚地区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大体而言,欧盟对中亚事务的参与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中亚各国独立到2001年“”事件的发生;第二个阶段为“”事件发生之后到2006年;而到了2006年下半年,在德国的推动下,欧盟开始积极酝酿出台完整的中亚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欧盟最终于2007年6月22日通过了《欧盟与中亚:新伙伴关系战略》这一文件。这一文件的通过,既为欧盟全面介入中亚事务提供了政治纲领与政策框架,同时也标志着欧盟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中亚地区。
关键词欧盟中亚战略演变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8)06-0057-64
中亚地区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来被大国视为扩张势力范围与维护自身优势地位的重要区域。中亚国家独立以后,该地区在欧亚大陆所具有的枢纽地位、各国独立所带来的巨大商品市场,以及在该地区丰富的矿产与能源资源,都使得中亚国家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各大国的密切关注与积极介入。大国在中亚地区对影响力与能源资源的关注与争夺,有可能在这里引发
(有人认为已经出现了)“新的大博弈”。特别是在2001年美国开始在阿富汗开展以打击塔利班与基地组织为目标的“持久自由行动”以后,中亚国家被动地卷入到了大国实力争夺的洪流中。
长期以来,对于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就介入到该地区事务中的角色――欧盟,国内学术界一直未给予应有的关注,相应地也就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问世。欧盟中亚战略研究成果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们准备把握欧盟在中亚地区参与博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也不利于我们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中亚战略。为了对欧盟中亚战略的发展演变过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了对欧盟中亚政策的发展动向有所把握,本文将对欧盟中亚政策演变的过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由此勾勒出欧盟之所以会在2007年正式推出有关中亚地区的系统、全面的战略的背景。
一、欧盟对参与中亚事务的最新态度
近年来,特别是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欧盟提高了对中亚事务的关注程度。2007年6月21。22日,欧盟理事会审议并通过了由德国起草的《欧盟与中亚:新伙伴关系战略》(The EU and Central Asia:Strategy for a New Partnership)这一文件(下称《新战略》)。在该文件中,欧盟强调了中亚地区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勾勒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欧盟致力于实现的目标,阐明了欧盟中亚战略的优先合作领域,并拟定了在民主、法制、教育、贸易与经济发展,能源与交通,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与中亚国家进行合作的主要工具。为了实现在中亚地区的战略目标,欧盟不仅创设了“欧洲教育倡议”(Europe Education Initiative)、“欧盟法制倡议”(Europe Rule of Rule Initiative)等新的政策工具,而且还计划与中亚国家定期与各国部长进行地区层面的政治对话,针对各国则计划定期召开“人权对话”(Human Rights Dialogue)等。或许更值得注意的是,欧盟计划于2007-,。欧盟对中亚地区投入的加强,分明体现了该地区在欧盟对外战略中地位的上升这一事实。总而言之,《新战略》的通过,为欧盟全面介入中亚事务与“实践对中亚国家的承诺”提供了“政治纲领”与“政策框架”。欧盟开始积极地介入中亚事务,势必会使大国利益云集的中亚各国发展方向更不确定,从而间接地增加了中国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难度。
欧盟出台完整的中亚战略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长期以来欧盟并不是积极参与中亚事务的重要国际行为体。在冷战时期,中亚地区隶属于前苏联,国际社会包括欧盟对该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注有限,因此在苏联解体之前“欧盟及其成员国与高加索和中亚地区不存在实质性的互动关系史”。即使在中亚国家独立之后,虽然欧盟及其成员国注意到了中亚地区所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但鉴于欧盟与高加索和中亚国家在前苏联时期缺少系统性的接触与互动,从而导致了“欧盟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不存在任何显著的遗产,也没有发展与这些国家间关系的捷径”。由此而来的结果就是, “欧盟在中亚地区的利益始终处于很低的水平,尽管近年来中亚国家在经济表现、政治自由以及社会发展方面表现差强人意,而且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对欧盟来说依然非常重要,但布鲁塞尔却对形塑该地区的发展却着力甚少。”而2007
年《新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欧盟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中亚地区。
试论欧盟中亚战略的演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