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主要形式和政策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意义?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预习提纲:
材料:(1)土改后,农村出现了部分新情况: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人有重病,或无力耕种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2)据调查1954年浙江省龙游村,90户农民经济条件下降的有29户,34户中农下降的有11户,6户富农上升的有5户,全村真正困难的有32户……
(3)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对个体农业改造的原因有哪些? 思路提示:从材料中找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原因:①土改后,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但是我低,需要农民间的合作。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成就: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报名参加合作社。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尊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农民家里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一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了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政策:
主要形式:
时间: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954年起
公私合营
成就:
赎买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