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毒的诊断治疗.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急性中毒
中毒总论
概念:
中毒: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而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毒物:能使机体发生病变的化学物质
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短时间进入体内,很快引起中毒症状,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
慢性中毒:小量毒物逐渐进入体内,在体内蓄积经过一个长时期,达到中毒程度而出现中毒症状
病因
生活性中毒:
多因误服、用药过量、自杀、他杀、意外接触有毒物质或摄入被毒物污染的食物和水等。
职业性中毒:
生产环境或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毒物
公害病:
工农业废物对空气、水、土壤的污染
中毒途径
皮肤:
一些脂溶性毒物通过扩散作用透过人体皮肤表面的类脂质层进入真皮层,经真皮进入血循环中
消化道:
脂溶性物质以扩散方式透过胃肠道细胞膜被吸收,少量毒物以主动转运方式被吸收,胃内的PH值、酶和肠内菌群对毒物吸收及毒性发挥有重要影响
呼吸道:
肺泡表面积大、膜薄、血供丰富,是气体中毒的主要途径
血液:静脉注射毒物
体内分布
毒物可广泛分布于体液和组织中,毒物蓄积的部位可以是主要的致毒部位
影响因素:
①毒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
②毒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③毒物通过某些屏障的能力:血脑屏
障、胎盘屏障
毒物排泄
肾排泄:其机制主要有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
胆道排泄:经胃肠道吸收的毒物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由肝细胞分泌入胆汁,再进入肠内而被排泄。部分毒物或代谢产物在肠内可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致从体内排泄延缓。
其他:小肠和大肠的黏膜。汗腺、唾液腺、乳汁
中毒分类
工业性毒物中毒
农药中毒
食物中毒
动物性中毒
西药中毒
中药中毒
麻醉镇静剂中毒
家用化学品中毒
军用毒剂中毒
中毒的机制
变态反应:
某些化学物质的基团具有半抗原性质,如巯基、磺酸根等可与某些反应基团结合而形成半抗原——蛋白质复合物,在体内激发各种异常免疫反应,主要为Ⅰ~Ⅳ型。
直接化学性损伤:
强酸、强碱可吸收组织中水分,并与蛋白质或脂肪结合,使细胞变性坏死
麻醉作用:
毒物可蓄积于脑细胞膜并干扰氧和葡萄糖进入细胞内,抑制脑功能
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某些毒物在体内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可使细胞膜中的脂肪酸发生过氧化而致线粒体、内质网变性,细胞死亡
中毒诊断
(一)病史(现病史、既往史)
注意问题:
①潜伏期长的药物
②病程中毒性迟发现象
③“中间综合征”
④急性中毒恢复期迟发性病变
(二)临床表现
以其他临床表现就诊
基础疾病症状加重就诊
对原因不明的重症,如昏迷、抽搐、呼衰等就诊

中毒的诊断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qw888
  • 文件大小352 KB
  • 时间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