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向欢
第一章女性学概论
教学目的:了解女性学的内涵、缘起与发展,以及开设女性学课程的意义与目的,促进当代大学生对妇女问题的重新思考,改变传统落后的性别观念,完善自身发展
教学重点:女性学的内涵、起源与发展
教学难点:西方女性学理论流派
1、女性学的内涵
2、女性学课程的意义及发展状况
3、西方女性学的起源与发展
4、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女性学的几种表述与翻译:
Women’s Studies(妇女学/研究;女性学)
Gender Studies (社会性别研究/性别研究)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妇女与社会性别学)
定义:女性学是指在高等教育中进行的有关妇女和性别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是在社会性别的视角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关妇女与性别的知识生产与再生产。
女权中心?
贤妻良母?
形象礼仪?
女性学是什么?
——并非常识的科学:不是与女性有关的都能称之为女性学。
研究对象: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现象及其规律。
研究目的:促进妇女性别意识的自醒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研究内容:
(1)女性学的理论与方法
(2)现有的各学科领域的女性研究
(3)社会实践层面女性面临的问题
如何用女性的视角看世界(跨学科、交叉性)是女性学所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妇女问题一直是联合国在社会和发展领域关注的重点。联合国成立后的第二年,设立了妇女地位委员会,专门就有关妇女权利的紧迫问题进行研究,制定促进措施。1952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了《妇女政治权利公约》。1975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妇女年”,在这一年6月,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墨西哥城召开。1980年7月,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1985年7月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
二、女性学课程的意义及发展状况
1、开设女性学课是我国政府向世人的承诺
1994年2月,我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国家报告》。在报告的第三章“对妇女权利的认识和承诺”中,我国政府明确指出了:“今后的行动目标是:广泛宣传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增强全体公民对妇女权利的认识。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文明进步的妇女观教育,2000年前在学校基础教材中,增加女性正面形象的比例,逐步在大学开设妇女学选修课。”
2、女性学课是宣传强化正确的性别观念的重要途径
要提高决策者们的性别意识观念,特别是要提高女性领导的性别意识。
要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性别意识。
第1章 女性学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