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轼《鸟说》原文及译文赏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苏轼《鸟说》原文及译文赏析】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苏轼《鸟说》原文及译文赏析】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苏轼《鸟说》原文及译文赏析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鸟说》原文及译文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原文: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为於蛇、鼠之类也。"苛政猛於虎",信哉!注释:①武阳君:苏轼的母亲。②鷇:初生的小鸟。③驯扰:驯服顺从。④闾里间:这里指乡里人。⑤忮:嫉妒、歧视。翻译: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武阳君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巢把树枝都压弯了,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飞翔在院子里,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得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我们不凶狠并真诚地对待它们,使它们信任异类。民间有一种古老的说法:要是鸟雀的巢建得离人太远,那么它们的孩子就会被蛇、鼠、狐狸、老鹰所骚扰。人既然不杀鸟雀,那么它们自然接近人,想免除这些凶恶动物的骚扰(指蛇、鼠、狐狸、老鹰)。从这件事情看,以前鸟雀不敢接近人的原因是因为人的作为比蛇鼠之类牲畜的作为更加残暴。残暴、苛刻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确实是这样的`啊!赏析: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一家人善待庭院中的鸟雀,几年以后鸟雀能与人和谐共处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守信用才能和睦相处的道理。文中也体现了作者关爱生灵的品质和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精神。究其深意,在于一个“仁”字,篇末的“苛政猛于虎,信哉!”正显出“仁”字的实质。凡人之情,皆出于“仁”,否则,其带给社会的灾害是难以估量的。所以苏轼提倡以“仁”治天下,“百官之众,四海之广,使其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贵,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从“仁”的哲学思想而广展到“仁政”的主张,已属政治思想的范围。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1069年(熙宁二年)上书宋神宗,批评王安石“新法”弊端,未被采纳。1079年(元丰二年)知湖州,因“乌台诗案”入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乃躬耕东坡,自号“东坡居士”。1093年(元祐八年)哲宗亲政,苏轼出任河北安抚使、定州知州。1094年(绍圣元年)因被诬告弹劾,贬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县),后改为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1100年(元符三年)徽宗继位,下诏苏轼徙廉州(合浦),旋改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第二年病逝于常州。他在诗、词、文和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著有《苏轼诗集》50卷,《苏轼文集》73卷,以及《东坡乐府》和书画等传世。

苏轼《鸟说》原文及译文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鼠标
  • 文件大小9 KB
  • 时间2023-06-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