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骨折处理
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谢宏亮
2016年10月
上颌骨应用解剖
一体四突
体部内含上颌窦
颧突
额突
腭突
牙槽突
颌骨支柱结构
(1)尖牙支柱(前力柱)
(2)颧突支柱(侧力柱)
(3)翼突支柱(后力柱)
生理意义:上颌骨主要通过力柱结构支撑面部,并将咀嚼负载传递到颅底
分类
1890年和1901年,Rene LeFort将上颌骨骨折分为三型:
LeFortⅠ型:牙槽嵴根部水平骨折,骨折线经梨状孔下缘、牙槽突基部,绕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向后至翼板下1/3
LeFortⅡ型:上颌中央三角区骨折,骨折线从鼻根部向两侧,经泪骨、眶下缘、颧上颌缝,绕上颌骨外侧壁向后至翼板上2/3
LeFortⅢ型:颅面分离骨折,骨折线经鼻额缝,横跨眼眶,在经颧额缝向后下至翼板根部,形成颅面分离
张益(推荐)分类
低位水平骨折:上颌骨呈水平断裂,骨折线在LeFortⅠ型水平,但不涉及颧骨、眼眶、鼻筛区
高位水平骨折:上颌骨呈水平断裂,骨折线在LeFortⅡ型和Ⅲ型水平,必然涉及颧骨、眼眶、鼻筛区
矢状骨折:上颌骨呈垂直断裂,骨折线位于正中或旁正中,垂直或斜行向上,将上颌骨分裂为两半,形成“创伤性腭裂”
临床表现
骨折块因致伤力、骨重力和翼肌牵拉向下向后移位,致面中1/3变长
上颌骨前部塌陷
前牙开牙合
后牙早接触
创伤性腭裂
上颌骨骨折的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