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收容教育制度应当废除.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收容教育制度应当废除
摘要:收容教育的定义与其实质存在矛盾,并与现行的多部基本法律相冲突,没有合法性来源;违背了自由、公正原则,在法理上说不通。收容教育制度本身存在诸多无法补救的缺陷,导致权力滥用问题严重;其与法治理念背道而驰,继续存在已经不合时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法治国家,需要从根本上废除收容教育制度。
关键词:收容教育;人身自由;不合法;缺陷;废除
1 收容教育的性质问题
关于收容教育的性质,实务界和理论界主要有四种主张,即行政强制措施说、保安处分说、行政处罚说和违法惯常行为矫治措施说。其中又以行政强制说和行政处罚说争论最为激烈。强调收容教育是行政强制措施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2条明确将收容教育定性为针对卖淫、嫖娼人员所采取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实务界尤其认同这一观点。但收容教育的实质却与其立法实然状况相矛盾。行政强制措施应具备下列法律特征:强制性、非处分性、临时性和实力性。而“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组织、行政委托组织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尚未构成犯罪的个人或组织予以制裁的行政行为”,其以处分性为核心。综合收容教育的内容、期限、与劳动教养的相似性等方面分析,其实质上更接近行政处罚,而非行政强制措施。
2 收容教育与现行基本法律抵触,于法无据
收容教育制度确立后的20多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我国法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法律。收容教育不仅与其中的法律规定直接冲突,更违背了这些法律背后所蕴含的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等法治理念。

人身自由是一项仅次于生命权的人权,是公民能够正常地享有其他权益和自由的基础。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护是人权保障的重中之重。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37条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法剥夺或限制。收容教育不经逮捕、不经审判、不经合法的正当程序和公开程序,就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最短六个月,最长达两年,是对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恣意侵犯和对依法治国理念的严重背反。
《立法法》相抵触。
《立法法》第8条规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第9条规定,行政法规不得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事项。《立法法》所指称的法律保留的“法律”,是狭义上的法律,也即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收容教育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质为行政处罚),只能制定法律,而不得由行政法规设定,更不得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作为收容教育制度主要法律依据的是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办法》。《决定》在其开篇开宗明义释明是
“对刑法有关规定的补充修改”,在法律位阶上类似于法律解释,而不是狭义的法律,因而不得设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更不能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办法》作为行政法规,亦不得对收容教育作出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相抵触。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6条明确规定对卖淫、嫖娼人员仅给予罚款、拘留的行政处罚,并未规定收容教育。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应当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决定》和《办法》中有关收容教育的内容均不能再适用。同时,该

论收容教育制度应当废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7-11-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