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外及港台地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比较及启示.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外及港台地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比较及启示.doc国外及港台地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比较及启示
[提要] 加强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我的关键要素。通过对美国、日本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中小学建设标准研究,提出国外及港台地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主要特点,为设置我国中小学建设标准提供启示,以有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9日
一、研究背景
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国民精神文化生活能否丰富多彩。其中,中小学教育资源又是教育资源的基础。如何进一步促进各地中小学教育设施资源均衡配置,将是今后乃至相当长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及各级地方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不高、功能不全、设施陈旧等问题尤为突出,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水平的提升,导致了九年义务教育设施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外及港台地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情况进行研究,并从中得到启发,继而有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校的建设能更加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国外及港台地区中小学校标准
(一)美国。美国是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其就学政策是根据学生的居住地就近入学,即按学区入学。美国并未对中小学校建设进行统一化,它的教学关注点主要落在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美均约15人为一个班,公立学校平均约25人左右为一个班,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基础教育是地方政府的保留权利,中小学教育行政权属于各州而不是联邦,州一级政府承担了较多的义务和责任。因此,美国大部分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均以各州或县、市为主体,只规范辖区内的中小学。
美国建筑布局灵活多样,以适应不同教育目标下、不同地域环境及不同学校管理模式的需求。美国中小学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建筑形态与校园文化密切相关,教学空间丰富多样,如游戏空间、运动空间等。校园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美国中小学校建筑通常将学校内的大型公共设施集中设置在学校的重要位置,成为学校的“公共核心空间”。
在未来发展中,美国中小学校建筑会更重视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同社区之间的联系,提倡学校公共设施向社区开放,实现和社区资源共享。校园建筑设计更加弹性,以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学校将往“信息化校园”方向发展。
(二)日本。日本采用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学生采取就近入学原则。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偏向素质教育、创造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学校和班级规模严格按照标准设置:小学每个学校12~18班,每班人数控制在35人以内,中学每个学校24~36班,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新建学校一律不许超过学生总规模限制和班额限制。在这个问题上,日本严格实行必须
“一刀切”。在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所占比例很小,小学没有,初中只占10%的比例,高中占30%的比例。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日本的中小学校建筑不断发生变化,重点由量变转向质变。学校建设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性解决某种用房数量的不足,而是强调中小学建筑功能要具有满足中小学生进行多种多样教学、活动的环境空间

国外及港台地区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比较及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7-11-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