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贷款调研分析.doc大学生网络贷款调研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网络贷款也应运而生。其中,由于大学生群体基数大,对新鲜事物接收能力强,且消费需求旺盛又无收入,使得很多网络贷款平台专注于大学生市场。由于平台蜂拥而入,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致使市场混乱,很多学生上当受骗。通过调查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发现大学生进行网络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贷款;大学生;消费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河南某高校一大学生借用、冒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等信息,分别在诺诺磅客、趣分期、爱学贷等14家网络分期、小额贷款平台,分期购买高档手机用于变现、申请小额贷款,。最终面对几十万元的债务,无力偿还,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是一个过于极端的案例,也不能借此否定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为无收入的大学生带来的便捷。但网络贷款进入校园后,问题一直不断,弊端也逐渐暴露。借贷人审核不严格、各平台违约金规定不一、监管不足、大学生群体自我的消费观念扭曲等都成为大学生进行网络贷款时出现风险的原因。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对大学生群体自身对待网络贷款的主观意识进行分析,倡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使用网络贷款平台,避免新的悲剧再发生。
1 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分析
本文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513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为各地区高校大学生。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
网络贷款平台的使用情况
在调查的主体中,%的人都有使用过网络贷款;除此以外,%的主体听过但并没有使用过。%的主体不知道网络贷款。可见,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大学生的宣传较多,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也较广,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市场也是很广阔的。
大学生对网络贷款方式不太支持
可以发现面临资金紧缺或者进行大额购物(≥500元)时,多数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向父母索取或向朋友借款解决。相比较而言,网络贷款这种方式并不是太受欢迎,%的大学生愿意使用网络贷款的方式。这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体现了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贷款这一方式是有所顾忌的。
取得网络贷款后的贷款使用情况
取得贷款后,贷款多会用于一些需要大规模金钱的项目,其中对手机数码这一高档耐用品的需求最旺盛,此类商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大学生取得贷款后这方面在消费。旅游娱乐作为平日消遣方式,也成为主流,%的大学生进行网络贷款的原因。另外,衣服鞋帽等生活必需品也是网络贷款的原因,%。除此,对大学里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为解决创业资金,网络贷款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进行网络贷款多为短期小额贷款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进行网络贷款的金额需求少于3000元;对3000-5000元这一档次以及5000元以上的需求相对较少,%。此外,%的大学生觉得一个月至一年的短期借贷较为合理,资金足够使用的同时还款压力较小。15天以及一年以上的期限都不太合理。短期小额贷款,是一般大学生所能承受的。
还款方式
大学生网络贷款调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