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doc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
在社会对美术学专业师范生旺盛需求的推动下,很多艺术类高校设置了美术学(师范类)专业,但同时这些课程的设计却在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未能突出“师范类”特色。
以版画为例,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合格的美术学专业侧重版画的师范教育生,教学改革也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具体包括:版画课程授课中应增加版画基础知识与版画欣赏课阿的内容;版画课程实践中应以黑白木刻、水印木刻、综合版画为主;在版画教学实践内容均突出师范生的重点后,可以兼顾学生选择的自由与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美术越来越成为人们所追求和喜爱的艺术,现实中不仅美术作品供不应求,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也供不应求。在社会对美术学专业师范生旺盛需求的推动下,很多艺术类高校设置了美术学(师范类)专业,招收了大量的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以后, 90%以上都从事美术中等职业教育和美术中小学教育工作。
应该说,由艺术类专业学校培养艺术类师范生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弊端。如:教学改革意识不强、动力不足、改革不到位、教学照搬原艺术类教学模式等。笔者作为身处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教学和创作一线10年有余的有一定教学经验总结的教师,在此以版画为例,就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教学应该如何改革,提出如下初步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教学必须要有所改革
当前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1. 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教学大纲没有体现“师范类”特色
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广西乃至全国关于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教育教改的研究中,真正从人才培养模式去研究并组织实施的比较少见。”很多艺术类高校招收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后,依然按照原有模式去培养师范类学生,没有体现师范类特色,很多甚至连独立、统一的教学大纲都没有。
以版画为例,很多学院的版画课程,教学大纲沿用原来的,并没有明确规定师范类学生版画授课的具体内容,而是让老师自由发挥。因为师范类学生版画课程时间远远少于非师范类专业学生,那种蜻蜓点水全方位覆盖的教学法必然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快速进入版画创作状态,更谈不上创作出优秀作品。学生作品展以及毕业创作展版画部分的弱势,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后来者害怕选修版画课。
2. 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教学在内容上有“重技法,轻知识”的缺陷
很多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学生毕业以后,还误认为版画是一种外来画种,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版画基础知识的欠缺。其实,版画中的木版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西安碑林博物馆发现的一幅水印木版画《东方朔盗桃》被认为是最早的水印木刻版画。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将国外的创作版画介绍到中国,开创了一个中国版画发展的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美术学院首先建立了版画专业,随后,版画专业在各大美术院校相继建立。今天,我国的版画已经发展成一个多版种共同发展的版画体系,具体版种有: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黑白木刻、水印木刻、综合版等。显然,作为师范类学生,毕业以后90%以上要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如果版画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版画技法的修养再高,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也有可能误人子
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