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顿系统到默顿系统、从牛顿定律到默顿定律带来的时代挑战,是开
发人工世界的关键,更是系统工程流程和管理变革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系统工程与管理变革:
从牛顿到默顿的升华
王飞跃
国际系统工程协会(INCOSE)《系统工程手册》中文版即将出版之机,《管
理学家》邀我主编一期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的专题讨论,为此还组织了一次与
藉手册的译者,也是专著《新科学管理》的作者、深谙系统工程体系精髓的中航
工业副总经理张新国博士以及其他几位具有系统工程和管理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与工程人
员的座谈。我由衷祝贺中航工业在系统工程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十分高
兴有此机会向他们学习,更为新国博士所率领的团队长期以来扎实地研究并实践工程管理
和系统工程理论及方法的精神与执着所折服。
本人有幸在 INCOSE 创立之初就成为其会员,并参与早期手册的一些组织活动,还
曾组织 INCOSE 中国分会,试图推动过手册的中文版工作;我工作了二十余年的亚利桑
那大学系统与工业工程系的一些同事好友也参与了手册的规划、评论、审阅和修订工作。
今天,看到手册中文版的完成,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然而,近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
的发展,让我对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的现状有几分担心。借此时机,我愿就系统工程未
来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相应的管理变革,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抛砖引玉,希
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参加相关的讨论。
012 拾月号 iManagement 封面文章
13
特邀主编
王飞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
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学科群学位委员
会主席,《自动化学报》主编;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亚
利桑那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主任、IEEE 智能交通系统学会(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ociety)主席,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主编。
1990 年,王飞跃获美国伦塞利尔理工学院(RPI) 计算机与系统工程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先后
任助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1998 年作为国家计划委员会“引入海外杰出人才”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之一回国参加工作。王飞跃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和控制与管理,是智能控制
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也是该领域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系统工程的本质系统工程的实质就是寻求有效的手段,减少完成特定
目标的不确定性,化多样为归一,使复杂变简单。换
要从本源上理清系统工程与管理言之,系统工程就是一种应对不确定性、多样性、复
科学的关系,必须首先认清其本质。杂性(UDC: Uncertainty, Diversity, Complexity)的方
对于什么是系统工程、为什么要系统式。具体而言,就是针对各种问题和资源限制,通过
工程,教科书上的答案大同小异。然而, 多学科的知识融合,首先明晰需求,再构造系统整个
对于什么是系统工程的本质,讨论并生命周期的各类“人工”流程,使相关的任务执行过
系统工程与管理变革:从牛顿到默顿的升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