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疫苗
猪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Pseudorabjes,PR;Aujeszky’s disease,AD)是由伪狂犬病毒(Pscudorabies virus,PRV;Aujeszky’s disease virus,ADV)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呼吸和神经系统疾病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成年猪以外的其它动物表现为高致死性感染,但呈散发形式。
本病对猪的危害最大,猪伪狂犬病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主要表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仔;1~15日龄仔猪感染后死亡率可达80%~100%,育肥猪生长缓慢,种公猪精液品质下降,丧失种用价值。当前,猪伪狂犬病在我国广泛存在并造成巨大损失,是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因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且PRV能引起猪的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所以应用疫苗实施免疫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结合使用相应的检测手段将野毒感染猪与免疫猪相区分,是开展本病根除计划的主要途径。
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流行及防制情况
自1948年刘永纯在我国首次发现该病以来,本病也在不断的蔓延,几十年来曾给一些大型集约化猪场带来巨大损失,比如母猪发生很高的流产、死胎率,新生仔猪大规模死亡等。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猪伪狂犬病疫苗的逐步推广使用,PRV所引起的直接危害得到了一些控制;但是,在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质量参差不齐,用户选择和使用疫苗不当,免疫密度不够高以及自然康复猪带毒等因素的影响下,当前我国的猪群中,未免疫猪的抗体阳性率和野毒带毒率普遍偏高,甚至很多的猪出现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已免疫猪的保护率偏低,特别是一些中小猪场和农村散养猪,PRV带毒现象普遍。所以,动物疫苗生产企业必须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疫苗和适用的防疫技术,加上相配套的检测于段,才能有效摔制PR并进一步实施本病的根除计划,以保护养猪从业者的切身利益。
TK、gE、gC,gI等是病毒毒力有关的基因;TK基因是重要毒力基因,对PRV增殖、复制、潜伏感染及激活有重要作用。gE基因对PRV穿透细胞促进细胞间传播有重要作用。
三种高品质的猪伪狂犬病疫苗
1、猪伪狂犬病活疫苗(HB-98株)
基因工程疫苗,疫苗毒株缺失TK、gG基因,安全性高。
疫苗毒株保留对PRV有重要生物学的特性的gE基因。
免疫原性强,免疫效果好。
便于鉴别诊断和免疫监测,可区分野毒抗体和疫苗抗体。
产生免疫力快,可用于紧急预防接种,7日龄以内的仔猪可
滴鼻免疫。
仔猪免疫可促进其生长发育。
伪狂犬病疫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