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
中国哮喘联盟
急性期(缓解)
尽快缓解气流阻塞
纠正低氧血症
恢复肺功能
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或再发作
防治并发症
非急性发作期(控制)
完全控制症状
预防发作或加剧
避免肺功能下降
活动能力正常
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预防哮喘猝死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
严重程度的评价
PEF持续<个人最佳值的80%(连续2d ) 或>70%而对支气管舒张药无反应
临床特点:咳嗽、呼吸困难、喘息、胸闷、辅助呼吸肌的应用及胸骨上窝的凹陷
初始治疗
1h内使用3次以上速效吸入型β2激动剂
反应良好(轻度)
若PEF>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80%
对β2激动剂的反应持续4h
可继续使用β2激动剂24-48h,每3-4h 1次
反应不佳(中度)
若PEF>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60%-80%
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
加用吸入型抗胆碱能药;
继续使用β2激动剂;
请教临床医师
反应较差(重度)
若PEF>预计值或本人最佳值60%;
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
立即再使用一次β2激动剂;
加用吸入型抗胆碱能药;
立即用救护车送住医院急诊室。
与临床医师联系,继续治疗
紧急与临床医师联系(当天)治疗问题
去急诊室
家庭或门诊治疗工作流程
初始病情评估(病史、体检、检查结果-FEV1或PEF)
初始治疗(1h内使用3次以上速效吸入型β2激动剂)
疗效良好
末次治疗疗效持续60’
PEF>70%
氧饱和度>90%
1~2小时内疗效不完全
高危患者症状轻~中度
PEF<70%
氧饱和度没有改善
出院:如果PEF>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
改善
哮喘急性发作的院内治疗流程
再次评估病情
离院
继续使用β2激动剂
必要时口服糖皮质激素
住院治疗
吸入β2激动剂或联合雾化吸入抗胆碱能药
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1内疗效差
高危患者症状严重
PEF<30%
PaCO2>45%, PaO2<60%
入住ICU
联合雾化吸入β2激动剂抗胆碱能药
静脉糖皮质激素
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
没有改善
入住ICU: 如果6~12小时内雾改善
快速缓解用药
速效吸入型2受体激动剂
口服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甲基黄嘌呤
全身性皮质激素
长期控制用药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吸入长效2激动剂
抗白三烯药物
甲基黄嘌呤
全身激素减量疗法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GCS)的抗炎作用机制
皮质激素受体
热休克蛋白90
核膜
mRNA
nGRE
+GRE
激素反应靶基因
X
细胞因子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环氧酶-2 (COX-2)
磷脂酶 A2
NK2-受体
内皮素-1
脂皮素-1
-受体
内核酶
中性肽链内切酶
GCS
GRE糖皮质激素反应分子
糖皮质激素的非经典作用途径
临床需要:
-中重度发作完全缓解,病情稳定
理论依据:
-急性发作期:全身性+气道炎症
-全身激素:迅速
-全身激素:有效控制气道炎症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必要性
全身性激素治疗哮喘发作zhou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