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系统、疫苗管理
主要内容
冷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管理原则和依据
冷链温度监测
疫苗的管理
一、基本概念
疫苗为什么需要冷链?
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大多为蛋白质,而且有的疫苗是活的微生物。
疫苗一般都怕热、怕光,有的怕冻,因为热或光可使蛋白变性、多糖降解和微生物灭活,影响其免疫效果,尤其是反复冻融不仅严重影响疫苗效力,而且增加了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率。
为保证疫苗从出厂到使用的整个贮存、运输过程都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必须对疫苗实行冷链管理。
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纠纷时,冷链是一项重要的调查内容。
冷链和冷链设备、设施
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冷藏储存、运输设施和设备。
冷链设备、设施:包括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冷库、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及安置设备的房屋等。
冷链系统
冷链系统:是在冷链设备的基础上加入管理因素,即人员、管理措施和保障的工作体系。
冷链系统能够保证疫苗从生产厂家到被接种者之间的所有贮存与运输过程均处于正确的温度下,从而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及免疫规划工作的质量。
各级冷链的基本装备
区级疾控机构:冷库(普通冷库、低温冷库)或冰箱(普通冰箱、冰衬冰箱、低温冰箱)、冷藏车或配有冷藏设备的疫苗运输车。冷库或冰箱的容积应与使用规模相适应。
乡级防保组织:冰箱、冷藏箱或冷藏包、冰排。
接种单位:冰箱、冷藏箱或冷藏包、冰排。
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1)
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和下发,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
各级冷链管理、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接种单位应对疫苗储存设备进行维护。
制订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建立冷链设备档案
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2)
对储存疫苗的冷链设备进行温度记录,保存2年备查。
对冷链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对所使用冷链设备运转状态进行监测,每年向上级疾控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冷链设备运转状况报表”。
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冷链、疫苗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